Y Combinator:为什么最疯狂的想法,往往成了十亿美元的生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7 09:16 2

摘要: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加速器之一,Y Combinator持续验证着一个悖论:那些最不被看好的点子,往往孕育出最具颠覆性的公司。本文将拆解YC的筛选逻辑、投资哲学与成功案例,探讨“疯狂”如何成为战略资产。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加速器之一,Y Combinator持续验证着一个悖论:那些最不被看好的点子,往往孕育出最具颠覆性的公司。本文将拆解YC的筛选逻辑、投资哲学与成功案例,探讨“疯狂”如何成为战略资产。

Y Combinator 的播客节目《Light Cone》最近有一期讨论,题为《Unpopular Ideas That Became Billion-Dollar Businesses》(那些起初不被看好的想法,后来成了十亿美元生意)

主持人与嘉宾 Harj Taggar(YC 前合伙人)共同探讨了一个核心问题:

为什么最开始被嘲笑的点子,最后往往成了主流?

这一期挺有趣的,就简单总结一下放在这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看下:https://www.ycombinator.com/library/N0-unpopular-ideas-that-became-billion-dollar-businesses

一、热门的赛道,是“错觉安全区”

这次的受访的嘉宾之一 Harj Taggar 是一个典型的“逆向者”。

他从牛津辍学创业,在 Y Combinator 孵化的Auctomatic中赚到第一桶金,又加入 YC 做合伙人,见证了 Airbnb、Coinbase、DoorDash 等公司从无到有的历程。

他在博客中说:“当你选择一个热门方向,其实是在选择一场拥挤的战争。第一名和第二名也许能赢,但 3 到 98 名都会死。”

每次技术浪潮都是如此:

互联网刚出现时,人们觉得“没人会上网买东西”;智能手机刚出来时,大家说“屏幕太小做不了事”;如今AI火了,几乎每个创业者都在做AI助理、AI客服、AI内容。

可这些“显而易见”的方向,往往最先被卷光。真正的独角兽,几乎都诞生在那些“看起来没戏”的角落里。

二、从“显而易见”到“没人信”,中间隔着勇气

博客里,Harj Taggar 还分享了几个典型案例——那些一开始被普遍认为“太傻”、“太危险”的想法:

Uber/Lyft:在上线初期几乎所有监管机构都反对,被认为“非法”“扰乱秩序”。但它们回到“第一性原理”——人们真正想要的不是“合法出租车”,而是“随时能打到车”。Coinbase:加密货币最早被视为骗局、黑市工具。创始人BrianArmstrong的逆向信念是:“比特币可能危险,但用户需要一个安全的入口。”今天它成了美国最大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DoorDash:2014年外卖赛道火热,竞争者SpoonRocket和Sprig都在自建厨房、全面重资产投入,而DoorDash只做平台和配送网络。那个“看起来轻得不靠谱”的选择,最后赢了。

这些案例有一个共通点:

创始人不是选择“违法”或“叛逆”,而是敢于质疑旧规则是否仍然合理。

三、“第一性原理”是唯一的护城河

另一个嘉宾是Jessica Livingston,Y Combinator 的联合创始人。

她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却是硅谷“最擅长发现异类”的人:

Airbnb被无数人嘲笑时,是Jessica坚持留下那三位创始人;Dropbox刚开始时,投资人说“Google早就能做这个”,她依然投了。

她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

“我们支持的,并不是那些最容易成功的创业者,而是那些最容易被误解的创业者。”

这是 YC 的核心哲学:相信还没有被证明的想法,相信那个现在看起来“太早”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YC 不只是一个孵化器,更像是一种文化:在显而易见的世界里,去押注“非显而易见”。

四、AI 时代的“逆向机会”

这期博客自然也延伸到今天的 AI 创业浪潮。

Harj Taggar 提到,AI 模型的竞争正在趋于同质化:所有人都在做 AI 文案、AI 客服、AI 知识库。

但这些“线性赛道”上的企业,很快就会卷到极限。

他认为,新的机会会出现在三类地方:

1. 反直觉的行业交叉点:

比如 Campfire 这类公司,用 AI 重做 NetSuite 这样的老系统,看似没人敢碰,却可能孕育下一个 Workday。

2. “Compound Startup” 模式:

类似 Rippling 的思路,不再做单点 SaaS,而是打包多个职能,让 AI 在系统层整合。这种模式更复杂,却可能成为新一代企业操作系统。

3. 颠覆默认“工程师”逻辑:

例如 GigaML 做“AI 前置工程师”—— 让 AI 直接参与谈判、签约、转化。

看似疯狂,但如果它真的可行,那就不是改良,而是范式迁移。正如Harj 说的:

“AI 创业不该只在模型上竞争,而该在思维方式上竞争。”

五、被忽略的,往往是下一个主流

Jessica Livingston 在 YC 内部常说一句话:

“The best ideas look bad at first.”(最好的点子,一开始看起来都很糟。)

这句话听上去浪漫,其实残酷。

因为“看起来糟”的点子,意味着你会被同行、投资人、朋友、甚至员工质疑。意味着要花很长时间在无人区打磨。

但历史一次次验证——Airbnb、Uber、Coinbase、DoorDash 都走过同样的路。

如今的 AI 时代也在重复这条曲线:

当显而易见的机会被卷光,非显而易见的机会才刚刚开始。

“If everyone agrees with you on day one, you’re probably too late.”(如果一开始所有人都认同你,那你可能已经太晚了。)

以上,祝你今天开心。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