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几何时,“广播电视”代表着先进的大众传播方式,是知识与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所“电大”。而如今,连教育机构都开始嫌弃沿用“广播电视”的称号,这不能不让人感受到一个时代的落幕。
近日,襄阳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更名为襄阳市开放大学,这一消息引发不少人的感慨:如今,广播电视这么不受待见了?
襄阳市开放大学揭牌。
曾几何时,“广播电视”代表着先进的大众传播方式,是知识与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一所“电大”。而如今,连教育机构都开始嫌弃沿用“广播电视”的称号,这不能不让人感受到一个时代的落幕。
更名的背后,是广播电视行业整体影响力的势微。传统广电媒体在互联网浪潮冲击下,听众观众流失,广告收入下滑,社会影响力减弱。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渠道早已从电视机、收音机转向智能手机和社交平台。就连曾经依靠广播电视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的电大系统,也必须在名称和实质上与“广播电视”保持距离,转而拥抱更符合时代气息的“开放教育”。
根据报道,更名后的学校“隶属关系及管理体制保持不变”,办学权限也未受影响,并且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进程中迈入了新阶段。它的职责更加明确——“承办上级开放大学相关办学业务,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与社会培训”。
这大致揭示了广播电视可能的出路所在:从“广播”到“开放”,不再固守传统媒介形式,而是回归其连接大众、传播知识、服务社会的本质。
来源:风云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