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养”女徒弟、恋上师姨、背弃师门,相声演员为何越来越离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6 16:13 2

摘要:郭德纲和曹云金的事儿,闹了这么多年,现在居然变成了行业风向标。

郭德纲和曹云金的事儿,闹了这么多年,现在居然变成了行业风向标。

没人再吵谁对谁错了,大家开始算账。

曹云金直播一场一千两百万人看,团队签了二十多个演员,自己当老板,不靠德云社的招牌,照样能活出个样子。

德云社呢?

合同改了,加了竞业禁止,离职的三年不准说相声——这哪是管人,分明是怕人跑出去抢饭碗。

可你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北京曲协去年年底突然发了个“尊师重道”公约,字儿写得漂亮,可谁都知道是冲着谁去的。

师徒情深的戏码,现在成了行业维稳的工具。

戴志诚和袁茵一起出现在曲协活动上,照片一出来,评论区炸了。

不是说他们早就不来往了吗?

怎么突然并肩站着,笑得还挺自然?

侯耀文的女儿也开口了,说和戴家和解了。

没细说,但意思够了——有些事,时间比嘴皮子有用。

侯耀华那边更热闹。

被约谈了,代言的收藏品被指忽悠人。

收徒弟还挑网红主播,六个徒弟四个是直播带货的。

仪式上讲艺德,台下人刷着火箭。

曲协的常务理事名单里,早就没他名字了。

不是没人捧他,是他自己把牌打烂了。

德云社一年赚两个多亿,可门票收入不到一半。

他们不是不想守老规矩,是守不住了。

观众不买账了,年轻人不爱听传统段子了,你再怎么喊“传统相声”也没用。

行业要建信用档案了,说要净风树德。

可谁心里都清楚,真正该清的,不是谁说了不该说的话,而是那套把人当私产、把情义当合同的旧逻辑。

现在年轻人不拜师父了,他们开工作室,自己写段子,自己找流量。

不是不敬师,是不想当谁的影子。

相声这行,早就不只是台上那三尺地了。

台下,早就换了人间。

来源:得众书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