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医学智慧碰撞!2025心胸疾病论坛勾勒未来医学新图景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5 02:00 1

摘要: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0月24日报道;10月24日至25日,由上海市胸科医院与上海市医院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中欧心胸疾病学术论坛”举行。本届论坛延续“浦江心韵,胸怀未来”主题,汇聚国内外权威专家,聚焦心胸疾病领域前沿进展与跨文化协作,通过主旨演讲、跨界对话、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0月24日报道;10月24日至25日,由上海市胸科医院与上海市医院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年中欧心胸疾病学术论坛”举行。本届论坛延续“浦江心韵,胸怀未来”主题,汇聚国内外权威专家,聚焦心胸疾病领域前沿进展与跨文化协作,通过主旨演讲、跨界对话、手术演示、病例研讨等形式,共绘心胸医学融合发展新图景。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党委书记赵丹丹,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等出席开幕式。赵丹丹致辞,上海市胸科医院院长侯旭敏致欢迎辞,党委书记吴锦华主持开幕式。论坛汇聚中欧心胸医学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吸引近400名行业同道参会。

主论坛:三重视角勾勒心胸医学新图景

上海市胸科医院深耕对外交流合作,既与国内同道互通有无,更积极对接瑞士、挪威、意大利、希腊等欧洲国家同行互学共进。自2018年首届论坛举办以来,医院秉持“增进理解、建立互信、深化合作”宗旨,已将其打造为心胸领域国际学术交流高端平台。

本届主论坛围绕三大主题展开:“中国之声——本土创新与临床实践”“国际视野——全球前沿与技术突破”“共融之路——跨文化协作与未来医学”。

“中国之声”环节,葛均波院士、上海市胸科医院终身教授陆舜分别以泛血管疾病诊疗策略、肺癌精准诊疗为主题作主旨报告,彰显中国学者在临床实践与科研转化领域的国际级卓越成就。

“国际视野”板块汇聚欧洲权威专家: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胸部肿瘤研究组主任、国际胸部肿瘤中心主席David Planchard教授,意大利圣卡米卢斯国际大学心外科主任Ruggero De Paulis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心胸外科主任René Horsleben Petersen教授,分别分享欧洲在胸部肿瘤免疫治疗、心脏外科术式革新、微创外科技术应用中的最新突破。

“共融之路”圆桌环节,中欧心胸专家同台围绕“跨文化协作与未来医学”深度对话,为构建全球心胸疾病防治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分论坛:多维聚焦推动学科纵深融合

大会设心内、心外、胸外、中西医结合、护理等分论坛,聚焦临床技术前沿与创新应用、学科交叉融合、高质量发展与管理策略等专题。

心血管中青年论坛聚焦心血管领域前沿进展与疾病热点,围绕电生理、冠脉介入、结构性心脏病等方向,开展PFA专场辩论、CHIP病例讨论及介入手术机器人内部研讨,展现中青年医师的临床智慧与创新活力。

心外分论坛以“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病变治疗进展”为核心,汇集欧美及国内外顶尖学者,就TAVR技术新进展、机器人辅助二尖瓣修复、经股静脉TEER治疗等前沿话题深入交流,凸显心脏外科微创化、精准化发展趋势。

胸外分论坛云集国际国内知名专家,以“肺癌精准外科”为主线,从中欧双重视角探讨胸部肿瘤综合治疗、液体活检等新技术,以及机器人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新辅助治疗策略等热点,推动外科术式标准化与个体化协同发展。

中西医结合分论坛围绕肿瘤长生存策略、靶向药不良反应中医药干预、肺癌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研究、中西医分阶段防治恶性肿瘤等分享成果、展开研讨,探索“中西融合”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中的独特价值。

护理分论坛以“融合创新·共研卓越·赋能实践”为主题,提出构建面向未来的国际护理学科生态体系,传递“护理+X”融合理念,通过AI赋能护理、多学科快速康复、心理创伤防护等经验分享,加速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上海市胸科医院将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临床研究型精品专科医院为使命,以更开放姿态融入全球医疗创新网络,持续推动心胸疾病诊疗技术标准化、规范化与国际化,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上海智慧”与“胸科力量”。

来源:健康新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