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天津大哥收到通知:背了28年的叛徒骂名的弟弟,成烈士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6 12:00 1

摘要:老人手指摩挲着“烈士”俩字,眼眶发潮——28年了,从1965年那架飞机掉在台湾开始,全家就背着“叛徒家属”的黑锅,现在这纸文件,像把生锈的锁终于被撬开。

1993年2月的天津老屋里,廉宝忠坐在吱呀作响的床沿,手里攥着封政府文件,红印章在灰扑扑的纸上格外刺眼。

文件就一句话:他弟弟廉宝生,那个死了28年、被街坊指着脊梁骨骂“叛徒”的空军飞行员,追认为革命烈士了。

老人手指摩挲着“烈士”俩字,眼眶发潮——28年了,从1965年那架飞机掉在台湾开始,全家就背着“叛徒家属”的黑锅,现在这纸文件,像把生锈的锁终于被撬开。

可这“叛徒”弟弟当年到底咋死的?死了这么久,咋突然成烈士了?

1965年11月11日清晨,天津廉家院门被敲响,穿军装的人递来加急电报,纸角卷着,墨迹都晕了。

上头就一行字:0195号运输机,训练中通讯中断,偏离航线,驾驶员李显斌驾机降落台湾桃园机场。

部队来人站在堂屋中央,说“叛逃”,廉宝生当场死亡。

那时候墙上还贴着“光荣之家”的红绸,宝生是全家的骄傲,空军飞行员,胸前挂着三等功章,街坊见了都竖大拇指。

可电报一念完,红绸第二天就被扯了,营级干部带着介绍信进院,翻箱倒柜查宝生的书信、日记,连小时候的作文本都没放过。

隔壁王婶端着碗绕着走,以前总夸“宝生有出息”,现在见了就低头。

二弟在工厂刚提的小组长被撤,调去看仓库;三弟在部队入党申请被驳回,理由“家庭背景复杂”。

宝生媳妇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哭了三天,收拾包袱回了娘家,走时没敢带走一张合影;母亲把宝生穿飞行服的照片塞进铁皮罐头盒,埋在院角老槐树下,夜里偷偷扒出来擦灰,眼泪掉在照片上晕开墨渍。

从那天起,没人再喊“廉大哥”,背后都叫“叛徒家的”,院里的煤棚三天两头被人泼脏水。

台湾那边报纸头版登着“义士归来”,广播里天天放李显斌的“投诚信”,说0195号机是“三人集体起义”,还给廉宝生办了“烈士葬礼”,灵堂摆着花圈,挽联写“尚义成仁”,其实那口棺木里,装的是个被抬下飞机时胸口还在流血的军人。

大陆这边没停手,部队搜查李显斌宿舍时,在床板夹层翻出私改的半导体收音机,能收台湾广播,枕头下藏着违规私藏的勃朗宁手枪,枪套磨得发亮,战友说他常抱怨“同批飞行员都升副营了,我还在飞运输机”,更查出他出发前偷偷卸了副驾驶李才旺手枪的撞针,让对方根本没法反抗——这哪是“集体投诚”,分明是他一个人早计划好的劫机。

廉宝生在尾舱当通信射击员,跟驾驶舱隔着三米宽的货舱,中间堆着帆布包,说话得靠传声筒,这会儿传声筒早没动静了。

仪表盘指针甩到最右,航线图上福建海岸线在身后缩成细线,他心里咯噔一下——这哪是训练航线?

抓起无线电喊李显斌,喊李才旺,里头全是杂音,像被谁掐住了喉咙。

他摸出腰间的五四式手枪,枪套带磨断了线头,枪把还沾着早上擦枪的黄油。

想往驾驶舱冲,可货舱隔板是铁皮的,使劲砸了两下,手掌生疼,舱门纹丝不动。

飞机开始下降,桃园机场的跑道在窗外越来越近,他知道降下去会是什么名声。

右手握枪举到胸口,左手抓着舱壁上的铁环,指节发白。

等机场地勤撬开尾舱门时,他已经倒在帆布包上,枪口对着自己,血从飞行服领口渗出来,在地上积成小滩,沾着几根扯断的线头。

从1965年冬天开始,廉宝忠就没停过写信,部队政治部、军委信访局、市政府接待室,信封上的地址换了十几个,邮票贴了厚厚一沓,可寄出去的信要么退回“查无此人”,要么石沉大海,连个回执都没有。

母亲劝他“算了,认命吧”,他把信底稿塞进床板缝,说“我弟不是叛徒,总得有人说句实话”。

1983年春天,广播里突然说“投诚人员李显斌、李才旺回国”,廉宝忠攥着收音机蹲在地上听,李才旺对着话筒说“不是自愿降落,廉宝生当时在尾舱喊‘不能降’,他是不想被俘”,这话像针戳破窗户纸,老人当天就跑电台,扑通跪在门口求录音,人家不给,他就守着收发室,直到拿到一盘滋滋响的磁带,裹进棉袄里,揣着弟弟的飞行证、部队老战友的证明信,坐绿皮火车去了北京。

空军信访办的人接过材料,翻到磁带那页,抬头看了他一眼,说“留下吧,我们查查”,这是28年里,头回有人没把他往外推。

1984年春天,空军调查组的人终于来了,带着李才旺的证词磁带,找了当年的领航员核对航线图,问了塔台值班员通信记录,连机械师都被叫来问飞机性能。

他们在廉家老院坐了一下午,母亲把罐头盒里的照片拿出来,边角都卷了,调查组的人翻拍时,闪光灯晃得老人眯起眼。

最后证实0195号机确实偏离预定航线23度,最后37分钟无线电完全静默,李显斌私藏的收音机零件上有他的指纹。

1990年先下文撤销"叛逃"结论,定为"因公牺牲",抚恤金补了28年的,二弟的小组长职务恢复,三弟的党龄从申请那天算起。

1993年春节前,正式文件下来:追认为革命烈士,母亲把红绸又挂回墙上,这次没再摘下来,只是宝生的骨灰还在台湾,隔着海峡,听不见家里的动静。

台北南港公墓那方“投诚烈士”石碑早被雨水泡得字迹模糊,廉宝生的名字嵌在第三排,笔画都洇开了。1990年代公墓拆迁,骨灰被移到新北市金山区集体骨灰寄存墙,编号TP0195,铁盒上贴张泛黄纸条,写着“李显斌同机人员”,连个正经名字都没留下。守墙的管理员说,每年清明没人来献花,铁盒上的灰积得比旁边的厚。

2016年春天,台湾老兵张顺财在论坛发帖,标题《谁来接TP0195回家》。老张当年在桃园机场地勤,亲眼见廉宝生被抬下飞机,胸口枪伤还在冒血,“哪有投诚的朝自己开枪?”帖子被两岸志愿者转到天津,廉宝忠的侄子廉新明看到时,老人已经走了三年,遗物里有个铁皮盒,装着28年申诉的信底稿和那纸烈士证。

志愿者开始对接,台湾那边查档案跑了三个月,才从“国防部”旧档里翻出廉宝生的火化证明;大陆这边廉新明带着烈士证去民政局办手续,工作人员翻出1993年的批文,说“骨灰回来能进烈士陵园”。2019年11月,台湾志愿者捧着贴有“TP0195”标签的骨灰盒,从桃园机场起飞,经香港转机到天津。廉新明去接机,打开盒盖看,里面除了骨灰,还有半块生锈的飞行员徽章——那是当年清理遗体时,地勤偷偷塞进去的。

2020年清明前,骨灰安葬在天津宁河烈士陵园。墓碑正面刻“革命烈士廉宝生(1937-1965)”,背面刻着“空军飞行员,拒降殉国”。廉新明把奶奶当年埋在院角的照片摆墓前,照片上廉宝生穿着飞行服,嘴角带笑,肩章的星在阳光下亮闪闪的。

他在海峡那头当了28年“叛徒”,又以“TP0195”的编号在寄存墙待了23年。现在碑前摆着小白花,风吹过,花摇了摇,像他终于能回家了。

来源:花开富贵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