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帝刘庄完成了三件刘秀无力做的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5 21:14 1

摘要:汉光武帝刘秀完成统一大业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明帝刘庄继位后,东汉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国力强盛。刘庄完成了三件刘秀无力做的事,分别是治黄河、伐匈奴,通西域。这三件大事,使国家富足,人民安定,军威远播,进一步扩大汉朝的影响力。

汉光武帝刘秀完成统一大业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明帝刘庄继位后,东汉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国力强盛。刘庄完成了三件刘秀无力做的事,分别是治黄河、伐匈奴,通西域。这三件大事,使国家富足,人民安定,军威远播,进一步扩大汉朝的影响力。

西汉平帝时,黄河、汴河先后决口,很久没有修复。

建武十年(公元34年),刘秀准备动工修复,征求官员意见。官员们大都认为兵荒马乱之后,人民创伤严重,不适宜再征调差役。刘秀决定暂不修复。

后来,汴河泛滥区逐渐向东扩张,灾区面积越来越大。兖州、豫州一带,人民愁苦悲愤,强烈要求治理泛滥区。

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刘庄下诏,征调士兵、民夫数十万,由王景负责治理黄河、汴河。

这个重大工程使黄河与汴河依靠大堤完全分离。在荥阳至千乘海口间修筑千里堤防,缩短黄河入海路径,减少泥沙淤积。‌‌

对于‌汴河,每隔十里,立一个水坝闸门,调节汴河流量,不再有崩溃或漏水的危险。

工程完工后,黄河800余年未发生重大改道,被赞为“王景治河,千载无虞”;汴河恢复漕运功能,沟通南北联系;黄泛区农田得以复耕,显著提升区域经济。‌‌

这时候,天下太平,没有差役;连年丰收,谷米每斛仅三十钱;牛羊遍野,人民都拥有相当财富。

国家富足以后,就该图强了。

刘秀在军中的生涯太久,对战争已经厌倦。他深知人民疲惫贫困,渴望修养。自建武十三年完成统一后,除非有特别紧急情况,从不谈论军事。

刘秀对匈奴采取防御政策,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派捕虏将军马武,进驻滹沱,戒备匈奴南侵。建武十五年(公元40年),匈奴对北方边界的侵略,日益严重。沿边各州郡,无力抵抗,刘秀决定退避,将雁门、代郡、上谷三郡的官员、人民约六万人,撤退到居庸关、常山关以东,远离匈奴。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9年),匈奴汗国再次分裂,匈奴南疆八大部落推举栾提比作单于,表示永远作为汉朝藩属,抵挡北方侵略。刘秀同意。

刘秀命栾提比移居云中郡,设置使匈奴中郎将,率军保护南匈奴。北方边疆,恢复昔日安宁繁荣。但是,北匈奴依然非常强大。刘秀选择让人民休息,不愿发动讨伐北匈奴的战争。

刘庄继位后,北匈奴虽然派遣使节,向汉朝进贡,但对汉朝北部边疆的抢劫攻击,却不停止。以至沿边城门,白天都得关闭。

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刘庄派窦固、耿秉率军大举进攻北匈奴,占领伊吾卢,留下部分将士开荒垦田。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刘庄再次命窦固、耿秉大举攻击北匈奴在西域的驻军,获得胜利,迫使车师国投降。

建武十四年(公元38年),西域莎车王国、鄯善王国,都派使节到汉朝进贡。自新朝建立后,西域被匈奴汗国控制,捐税苛刻,苦不堪言,都愿意归属汉朝,请求汉朝恢复西域总督。刘秀认为中原刚刚安定,没有能力远顾,不肯答应。

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车师前王国、鄯善王国等十八国,同时派他们的太子,到东汉充当人质,进贡金银财宝。在晋见刘秀时,俯伏在地,顿首哭泣,请求再派西域都护。刘秀认为中原地区内战刚刚结束,北方仍面临匈奴等部族侵犯,没有能力顾及西域,婉转拒绝。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窦固征伐北匈奴时,派班超出使西域,开始了汉王朝“重返西域”的漫长征途。

班超在鄯善王国,杀死北匈奴使节及其随从一百多人,威震鄯善。鄯善王叩头说:“愿臣服汉朝,永无二心。”送王子到汉朝充当人质。

接着,班超又出使于阗王国。于阗王国斩杀匈奴使节,归降汉朝。

班超在于阗王国驻扎,招抚各国。各国纷纷派王子到汉朝充当人质。西域与中原隔绝六十年,终于恢复正常关系。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东汉朝廷重设西域都护及戊己校尉,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刘庄继承刘秀开创的大业,推动东汉王朝的国力进一步提升。刘庄完成了刘秀无力做的三件大事,不仅是合格的守成帝王,而且留下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