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73岁唐国强拒绝沉默,“硬刚”谣言,给所有人提了个醒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5 12:26 1

摘要:“唐国强儿子残疾”这条谣言,像一块嚼到没味的口香糖,2016年被人随口吐在地上,七年过去,还时不时被新鞋底踩得吱呀作响。

“唐国强儿子残疾”这条谣言,像一块嚼到没味的口香糖,2016年被人随口吐在地上,七年过去,还时不时被新鞋底踩得吱呀作响。

上周《王牌对王牌》播出,他一句“俩儿子都健康”又把这块旧糖翻出来,弹幕瞬间分成两派:一派恍然大悟“原来被忽悠了”,另一派坚持“无风不起浪”。

风到底从哪儿起的?

顺着时间线摸回去,源头不过是一个早已被永久封号的八卦小号,帖子里连张配图都没有,全靠文字脑补,却在此后几年被反复截图、添油、转发,像传接力棒一样,一棒砸向唐国强的后脑勺。

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谣言,是在家庭群里——“老艺术家晚景凄凉,儿子失明,女儿自杀”,一句话集齐所有狗血要素,完美击中长辈们的恐惧G点。

点进链接,正文却空空如也,只剩一张唐国强低头走路的糊图,配几句“据知情人透露”。

这种“三无”料,本该止步于村口情报站,却奇迹般穿越各大平台算法,一路杀进微博热搜、抖音热榜,最后沉淀成“我好像在哪儿看过”的集体记忆。

心理学管这叫“真相幻觉”——只要重复足够多次,再假的句子也会长出一张真脸。

这回他亲自拆台,语气不冲,甚至有点无奈:“我大儿子在英国搞算法,小儿子在北电拍片子,俩人都壮得跟牛似的。

”没有卖惨,也没甩律师函,却顺手甩出一张全家福:孙子抓周,抓的是爷爷当年演诸葛亮的羽毛扇。

照片里唐国强笑得见牙不见眼,褶子里夹着一句潜台词:看,我不仅没破产,还升级当爷爷了。

网友这才后知后觉,原来“残疾”传闻里连主角名字都搞错了——谣言说的是“独子”,实际上人家俩儿子,一个29岁,一个26岁,身高都过了1米85。

有人纳闷:他都71岁了,何苦还接综艺、拍广告、跑横店?

换个角度想,这正是他对谣言最温柔的反击——不躲,也不吵,就大大方方站在镜头前,让你看清他既没有憔悴,也没有手抖。

横店2023年“演员敬业榜”上,他排在老艺术家组第一,评语写着“提前两小时到岗,台词一遍过”。

同组演员透露,老唐在片场最爱干的事,是帮年轻配角顺台词,顺完还请大家喝奶茶,全糖少冰,记忆力好得让90后都脸红。

所谓“为给儿子治病捞金”,听起来就像说马云熬夜开滴滴赚外快,逻辑上先输一截。

再往前翻,会发现谣言的“配料表”里还有更离谱的时空错位:说“前妻因婚外情自杀”,可孙涛去世于1990年,现任妻子壮丽1993年才和唐国强认识,中间隔着整整三年,却被捏成一段“逼死原配”的连环剧情。

壮丽最近被拍到陪丈夫参加文联活动,一头白发烫成小卷,见镜头就侧身挡在唐国强前面,像只护崽的老猫。

工作人员说,她平时话不多,但谁要是敢在活动现场递“八卦问卷”,她立刻伸手挡回去:“对不起,私人问题不回答。

”动作温柔,力道十足。

至于“耍大牌”这条,源头更搞笑——某论坛帖子说他“在《亮剑》剧组要求住五星套房,否则罢演”。

导演陈健亲自出来打脸:“我们当年在山西农村拍,全村就一家招待所,连热水都限时,他想耍也得有地方耍。

”一句话把谣言拍成段子。

观众之所以轻信,无非是“皇帝专业户”滤镜太重,以为唐国强走到哪儿都得摆銮驾,殊不知人家在横店吃12元一份的盒饭,连鸡腿都抢不过群演。

谣言最狡猾的地方,在于它永远给你留一点“我不确定,但你听听”的缝隙。

就靠这点缝隙,它把一位演了四十年诸葛亮的演员,悄悄钉在“晚景凄凉”的耻辱柱上。

唐国强这次没喊冤,只是用连续的工作安排把日程表塞得满满当当:录完《宗师列传》的朱熹,转天飞去海南给健康品牌拍广告,镜头里他穿白衬衫,和壮丽一起骑自行车,弹幕飘过一句“这像每月领高额养老金的老干部,哪像负债累累的人?

”一句话,把谣言顶得踉跄。

当然,官司还在打。

北京互联网法院已受理三起案件,被告都是拥有百万粉丝的大V,日常靠“老艺术家秘史”赚流量。

唐国强工作室的诉求不复杂:删帖、道歉、赔偿一元。

律师说,老爷子坚持“只要一块钱”,就想看对方在法庭上亲口承认“我造谣了”。

庭审排期在年底,估计又是一场热搜。

有人劝他和解,他摇头:“我不是为自己,是为那些没能力打官司的老同事。

”一句话,把个人委屈升级成行业公案。

观众慢慢回过味来:原来“守护老艺术家”不是喊口号,而是别让下一个唐国强再被口香糖黏住。

抖音上#守护老艺术家#话题已经3亿播放,年轻人把唐国强历年角色剪成混剪:诸葛亮、雍正、毛泽东、朱棣……弹幕齐刷“童年滤镜+1”。

他们不一定看过他所有作品,但知道“一个人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七次,还每次都默默爬起来,值得respect”。

这 respect 翻译成人话,就是“别让好人心寒”。

谣言不会消失,但会老化。

等唐国强八十岁、九十岁,也许还会有新段子说他“为孙子买房四处走穴”,只要人类还爱吃瓜,瓜棚就永远生意兴隆。

能做的是,下次再看到“据说”“知情人”开头的句子,先停三秒,搜一下源头,如果只有一张糊图和几滴眼泪,就别急着转发。

毕竟,一块七年前的口香糖,真该吐掉了。

来源:源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