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以为公元纪年是欧洲人发明的,其实不是,公元六世纪有个叫狄奥尼修斯的修士,他为了算复活节的日子,就把耶稣出生那年定为第一年,可没人真知道耶稣到底是哪年出生的,这事儿本来就没啥可靠记录,后来一五八二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历法,说要按天文观测来修误差,他就直
很多人以为公元纪年是欧洲人发明的,其实不是,公元六世纪有个叫狄奥尼修斯的修士,他为了算复活节的日子,就把耶稣出生那年定为第一年,可没人真知道耶稣到底是哪年出生的,这事儿本来就没啥可靠记录,后来一五八二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历法,说要按天文观测来修误差,他就直接跳过十天,让十月四号后面变成十月十五号,听着像是科学办法,可那时候欧洲连个像样的天文台都没有,巴黎天文台要到一六六七年才建起来。
中国早就有了精确的历法,元朝郭守敬在1281年编出《授时历》,算出一年是365.2425天,和后来欧洲用的格里历一样,罗马的儒略历是365.25天,每年多出0.0078天,从公元前45年到1582年,累积误差应该有15.7天左右,可教皇只删了10天,这数字对不上,要是真按误差倒推,修正该在公元300年前后,根本不是1582年。
更奇怪的是,中国那时候搞了个四海测验,在全国设了二十七个观测点,北边到西伯利亚,南边到南海,欧洲那时候连个像样的观测记录都没有,他们靠什么算出那么准的数字,难道真是凭空想出来的。
1582年,有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到了中国,他仔细记下明朝的法律、历法,还有浑仪、圭表这些工具,写的信一封一封寄回欧洲,耶稣会的人后来真帮着改了中国的历法,那一年欧洲换新历,中国还用着《大统历》,中国从汉代就定下二十四节气,靠太阳运行来算,比欧洲准,欧洲要是没拿到中国的数据,凭什么能删掉十天,他们的依据,会不会就是从中国来的。
公元元年,正好是中国汉平帝的元始元年,王莽掌权时,元始这两个字,和公元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指开始,再看圣诞节,12月25日,那天是冬至,北半球白天最短,过后就慢慢变长了,中国从周代起就看重冬至,说冬至大如年,道教也讲一阳生,意思是阳气开始回升,耶稣的生日定在这天,很可能是为了顺应当地的习俗,而这种习俗的源头,说不定跟东方的太阳历有关系。
以前罗马人用建城纪年,希腊各城邦各有各的年号,所谓公元前,其实是后人倒着推出来的,不是原来就有的说法,我们今天说公元前多少年,不过是后来加上的一个办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留意中国古代的科技,2024年央视播了《中国天文历法》这部纪录片,很多人看完才晓得中国的历法有多厉害,2025年国家文物局打算把中国古代的天文遗产拿去申遗,印度的《苏利耶历》、玛雅的长纪年,也都准得惊人,可这些一直被主流说法给漏掉了,我们总以为西方科技才先进,其实好多技术都是靠交流传过来的,科学不该被捧得那么高,谁在定标准,这事真该好好想想。
来源:外向雪梨ZtDaff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