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如磐映芳华——介休革命老人马秀英 作者:马爱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6 08:41 1

摘要:在介休张良村的革命与建设历程中,有一位女性的身影始终坚定而温暖,她就是马秀英(1916年12月——2001年1月)。作为早期革命人士、民主人士马鑫先生的四女,马秀英自幼受家庭进步思想熏陶,早早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

在介休张良村的革命与建设历程中,有一位女性的身影始终坚定而温暖,她就是马秀英(1916年12月——2001年1月)。作为早期革命人士、民主人士马鑫先生的四女,马秀英自幼受家庭进步思想熏陶,早早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

1939 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马秀英毅然投身革命工作,先后在介休北贾、张村、张兰学校担任抗日教员。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她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更以课堂为阵地,播撒抗日救国的思想火种,用语言和行动唤醒群众的爱国热情,为抗日斗争凝聚起基层力量。

1948 年,介休解放的曙光照亮大地,马秀英迅速投身家乡张良村的土地改革运动。她深入农户,宣传土改政策,帮助贫苦农民争取合法权益,在实践中展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同年 8 月,她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建国前张良村第一位女共产党员,这一身份不仅是对她革命工作的肯定,更开启了她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的新征程。土改工作结束后,马秀英回到教育岗位,在张良学校继续深耕,用知识滋养家乡子弟。

1958 年,组织安排马秀英调至介休中学图书馆工作。她始终秉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整理书籍、服务师生,将图书馆打造成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1962 年,国家号召精简人员,马秀英毫无怨言,以身作则带头精简回村。回到张良村后,她担任第十三生产队政治指导员兼记工员,肩上的担子虽变,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她还积极参与组织全村扫盲工作,手把手教村民认字读书,帮助许多群众摆脱了 “睁眼瞎” 的困境,她的付出赢得了村党支部的高度好评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1965 年,“四清” 运动开展期间,马秀英积极协助工作队开展工作,凭借对家乡情况的熟悉和群众的信任,为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她注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毫无保留地分享工作经验,为张良村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

晚年的马秀英,虽年事已高,却依然心系党和家乡的发展。她坚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主动关心支持村党支部的工作,时常结合自身经历和对家乡的了解,为张良村的党的建设、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这些建议饱含着她对家乡的深情,也为村子的进步贡献了智慧力量。

纵观马秀英的一生,她对党忠诚,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她待人宽厚,用温暖与善意对待身边每一个人。从抗日教员到土改先锋,从教育工作者到基层干部,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她都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用一生的实践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成为全村干部群众和街坊四邻爱戴与尊敬的革命老人。她的事迹,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虽历经岁月沉淀,却始终闪耀着动人的光芒,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奋勇前行。

作者简介

马爱国,笔名老马。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介休市教研室主任,教育局督学,现已退休。曾获“全国优秀教研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优秀课题指导专家、晋中市与介休市人民政府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另外有多篇论文获得国家和省地级奖,其中《浅谈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三项作用》获“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征稿一等奖,并收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教育报刊社培训中心等合编的《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指导全书》。

来源:知彼工作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