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东莞市第八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如期举行,五家单位交出了自己的普法答卷。与此同时,《东莞市全域文明建设行动方案》正式出台,构建起“1+1+9”系列方案,其中“平安法治共建共享行动”作为九大行动之一,凸显了法治在全域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
从机关单位的普法履职报告到街头巷尾的文明行动,东莞正以法治之力塑造城市文明之魂,让法治信仰融入千万市民的日常生活。
今年,东莞市第八届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如期举行,五家单位交出了自己的普法答卷。与此同时,《东莞市全域文明建设行动方案》正式出台,构建起“1+1+9”系列方案,其中“平安法治共建共享行动”作为九大行动之一,凸显了法治在全域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从2018年至今,这场持续八年的普法评议活动,正与东莞全域文明建设深度融合,共同构筑着一座千万人口城市的法治生态和文明底色。
普法评议:八年深耕织就法治防护网
2018年,东莞开始组织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八年里,50家市直普法责任单位接受社会评议,这一活动已发展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平台,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社会影响力。
今年,参与评议的五家单位将普法工作融入日常执法和服务中,实现了普法与执法的良性互动。评议活动转为线上评议,对被评议单位管理、服务对象进行访谈,创新地将评议团和被评议单位请进直播间,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学专家、律师、记者、基层普法代表等多方参与,与被评议单位面对面,与广大听众互动,确保评议结果客观公正。
10月15日,东莞市国资委做客东莞广播电视台《法治一线》栏目直播室
普法工作如何做得接地气、入人心?东莞各相关部门交出了各具特色的答卷。
《东莞市市属企业合规管理指南系列汇编》
作为被评议单位之一,市国资委创新性地推出了 《东莞市市属企业合规管理指南系列汇编(2025年)》 ,这一项目已被纳入东莞市2025年法治建设十件实事。该指南汇编在深入调研13家市属企业、梳理22个合规领域后,最终聚焦合同、交易、投资、安全生产等七大关键领域,成为市属企业规范运营的实用“法治工具书”。
2025年6月20日举办“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
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培育超8000人的防非志愿者队伍,创新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城市寻宝”等活动,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推动普法从“单向灌输”转向“双向互动”。
市统计局在确保数据真实准确上持续发力,巧妙运用“莞小统”“莞小计”卡通形象IP制作原创普法动漫视频,部分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让统计法治宣传更加生动有趣。
市委军民融合办五年来组织实战演练超100场,通过“全民国防教育月”“防空警报试鸣日”等节点,以演练代培训,让国防动员普法“飞入寻常百姓家”。
青年普法志愿者宣传活动
团市委则聚焦青少年普法,构建了“12355+莞香花”青少年服务阵地体系,已实现镇街全覆盖。该体系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心理疏导与帮教服务于一体,成为青少年身边触手可及的“法治港湾”。团市委还创新“体验式”法治教育模式,推出“助力更生”同伴教育、“守护明天”教育剧场等项目,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让法律知识真正入脑入心。
2021年以来,团市委共开展防欺凌服务485场、防电信诈骗服务679场、防药物滥用服务825场、自护教育活动1777场、法治宣传教育1178场,有效服务青少年78万余人次。
“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的活力,同样体现在东莞各镇街、各单位的积极探索中。
9月28日,清溪镇召开2025年评议工作会议
清溪镇于2025年6月审议通过了《清溪镇2025年评议工作实施方案》,选取住建局、教育管理中心、房管所等职能部门开展工作评议。在9月召开的清溪镇2025年评议工作会议上,代表小组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积极向被评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被评单位现场一一给予回应。
今年10月,由东莞市司法局和东莞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的《普法大莞家》栏目,凭借“一镇(街)一特色”的精准普法模式,成功获评2024—2025年广东省国家机关“优秀普法工作项目”。该栏目自去年5月启动以来,开展十余期主题鲜明的普法直播,累计触达市民超百万人次,形成了“线上直播+线下互动+二次传播”的立体普法效应。
全域文明:法治成为城市文明基石
今年九月,东莞发布《东莞市全域文明建设行动方案》,系统构建全域、全民、全时的文明建设新格局。行动方案围绕九大方面详细部署21项具体任务,按照 “一年重点攻坚、二年全面提升、三年巩固认定” 的节奏,分步有序实施。“平安法治共建共享行动”作为九大行动之一,旨在从法治层面夯实文明建设的根基。
“谁执行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与全域文明建设实现了多重维度的深度融合。机制上,评议活动的常态化开展与全域文明建设的“一年重点攻坚、二年全面提升、三年巩固认定”实施节奏相互呼应;目标上,全民法治素养提升与市民文明素质提高目标一致;路径上,普法工作融入日常执法与服务,与文明建设强调的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一脉相承。
以2025年承办十五运会有关赛事为契机,东莞开展“全域文明迎全运”百日攻坚行动,重点推进“整洁有范迎全运”、“畅行有序迎全运”等四方面工作。
精彩全运会,文明东莞人
当下。东莞正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市民参与法治建设和文明建设的热情。
横沥镇平安法治办开展“平安东莞,一起来”系列宣传服务活动
今年5月,“平安东莞,一起来!”主题系列活动正式启幕,包括“平安看我的”短视频大赛、“平安达人show”、“平安金点子”创投大赛等三大活动。这些活动突出全民性,具有零门槛、大舞台、高流量的特点,旨在让平安东莞建设更有流量、更具能量。
中堂镇江南社区签署“无讼”社区共建协议
在基层社区,东莞正在推广“无讼”社区共建模式。中堂镇江南社区通过签署“无讼”社区共建协议,激活整合各方解纷资源,实现纠纷预防、排查、引导、调处和诉调对接的闭环解决。“无讼”社区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强化风险预警机制,从源头减少社区矛盾纠纷,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到2027年,东莞将实现100%完成镇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矛盾纠纷100%流转、90%以上办结。全市将全面推行执法人员“亮证入企”电子化应用,新增一批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推动执法主体主动公示,公示及时率达95%以上。
如今在东莞,从校园里的“防欺凌法治学习小组”到社区的“无讼”共建,从“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到“平安东莞,一起来”主题活动,法治的种子正以各种形式在市民日常生活中生根发芽。
市委军民融合办开设展位开展“沉浸式”普法宣传
八年的“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见证了法治东莞建设的坚实步伐,法治与文明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正共同驱动着东莞这座现代化城市向着更高品质迈进。
来源:东莞阳光网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