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毛泽东主席的形象便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眼前。他的伟大不仅在于缔造了新中国的宏图伟业,更在于他那如星辰般璀璨的高尚品格,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每当我们翻开历史的画卷,毛泽东主席的形象便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眼前。他的伟大不仅在于缔造了新中国的宏图伟业,更在于他那如星辰般璀璨的高尚品格,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他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那“三怕”——怕血,怕老百姓过得苦,怕人喊饶命,道尽了他对人民最深切的悲悯。当他因七个月未尝肉味而收到地方送来的四只羊时,他没有丝毫喜悦,只有满心沉重:“陕西人民都有饭吃吗?”他责令将羊送回,还要对方写下检讨。这份近乎苛刻的自律,源于他对人民疾苦的感同身受。他一生拒收礼物,连“大红袍”茶叶也要附上稿费或原物退回,正是这种“一丝一粒,我之名节”的操守,铸就了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丰碑。
他一生手不释卷,思想如海深邃。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他生命的真实写照。从湖南第一师范的刻苦求学,到戎马倥偬间的挑灯夜读,再到中南海菊香书屋那如城墙般垒起的书籍,他用一生的阅读与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写出了《矛盾论》、《实践论》等不朽篇章。这份对知识的渴求与对真理的探索,告诉我们,思想的活力源于永不间断的学习。
他生活极致简朴,精神却无比富足。 他最爱睡硬木板床,穿着带补丁的睡衣;他不爱摸钞票,对物质享受有着天然的疏离。他的“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男女恋爱,将他的精神世界与世俗琐务清晰地隔开。他把所有的精力与情感,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国家和人民。这种“宁朴毋华”的生活态度,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尤其显得珍贵而有力。
他意志坚如钢铁,情怀却柔似春水。 指挥千军万马的“得意之作”四渡赤水,展现了他运筹帷幄的雄才大略;决策抗美援朝,体现了他捍卫民族独立的钢铁意志。然而,这样一个“不怕邪”的硬汉,却为未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而抱憾,为爱子岸英的牺牲而悲痛不已。他对爱人杨开慧写下“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的缱绻柔情,对青年学子道出“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的殷切期望。这刚与柔的完美统一,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深义重的灵魂。
同志们,朋友们!毛主席的高尚品格,并非遥不可及的“神性”,而是扎根于人民、升华于实践的“人性”光辉。它告诉我们,何为“公者千古”,何为“人民之子”。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以主席为镜,常拭初心:
1. 学习他“怕百姓苦”的公仆情怀,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2. 学习他“一日不读书”的求知精神,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3. 学习他“不谈金钱”的淡泊操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4. 学习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豪情,面对任何艰难险阻,都保有“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
毛主席的品格,是一座永不枯竭的精神富矿。深入其中,我们汲取的将是方向的指引、奋斗的力量和人格的升华。这,便是我们对伟人最好的怀念,也是我们走向未来最坚实的精神阶梯。
公益传播
来源:音乐畅音听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