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货币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载体,其真实性关乎民众财产安全与社会金融秩序稳定。近年来,随着制假技术不断演变,假币案件时有发生,给群众带来经济损失,也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普及反假货币知识、提升全民识假辨假能力成为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关键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会广 通讯员 高丽娟
货币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载体,其真实性关乎民众财产安全与社会金融秩序稳定。近年来,随着制假技术不断演变,假币案件时有发生,给群众带来经济损失,也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普及反假货币知识、提升全民识假辨假能力成为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关键举措。
近期,鄄城农商银行围绕“筑牢货币安全网,守护群众钱袋子”主题,积极组织开展多渠道、多层面、多样化的反假货币宣传活动。
线上宣传方面,鄄城农商银行借助公众号、微信、抖音等数字化平台,发布“维护人民币信誉”“谨防‘道具类’假币”“打击利用互联网平台非法销售假币等行为”等系列图文动画,以直观、易懂的方式传播反假货币知识,扩大宣传覆盖面并提高宣传趣味性,使反假货币知识更易被群众理解和掌握。
线下宣传呈现多样化特点。一是以阵地宣传为基础,该行以31家营业网点作为宣传主阵地,在厅堂显著位置摆放反假币宣传折页、海报,通过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反假货币,人人有责”等宣传标语,利用网点电视循环播放反假币知识科普视频。同时,指导柜员在办理现金业务时,主动向客户讲解假币特征及识别方法,提醒客户若收到可疑货币及时与银行联系,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可学习”的宣传氛围。二是开展精准宣教,针对不同群体特点进行差异化宣传。走进社区、乡村和集市,举办“反假货币知识大讲堂”,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物对比,向老年客户详细讲解“眼看、手摸、耳听”等简易识别方法;走进校园,开展“小小银行家”反假币主题活动,通过趣味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青少年掌握反假知识;走进商圈,向商户普及假币收缴流程与防范要点,提升其现金收付风险意识。
此次反假货币宣传活动,鄄城农商银行通过厅堂内部宣传与外部区域拓展相结合的双线并行模式,有效扩大了宣传范围、加深了宣传深度。活动不仅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反假意识、提升了识假辨假技能,也充分发挥了该行在维护地方金融稳定中的积极作用。
下一阶段,鄄城农商银行将持续履行反假货币工作主体责任,强化源头打击、技术赋能、金融宣教与协同共治等工作,切实筑牢货币安全网,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
来源:齐鲁晚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