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久前的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我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下历史新高,其中,8.88亿人次国内出游,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智 北京报道
不久前的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我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下历史新高,其中,8.88亿人次国内出游,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23亿人次;国内游总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1081.89亿元。
热气腾腾的假日消费图景,是“十四五”期间中国内需潜力释放、发展韧性增强的生动缩影,也为“十五五”时期扩内需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刚刚闭幕的党的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其中要求,要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促进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要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
“我国扩大内需既有空间,又有潜力。《建议》提出,要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服务消费,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保持投资合理增长,高质量推进‘两重’项目建设,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等举措,这将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向上向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表示。
消费引擎释放内需新活力
消费作为内需的核心,在四中全会中被置于优先位置。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在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之下,要将“惠民生和促消费”作为核心路径,通过“以新需求引领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推动消费和投资、供给和需求良性互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扩内需方面,将“大力提振消费”放到了国内大市场建设的第一位。
从消费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进一步提振消费,我国分四批向地方下达了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1—8月,全国共有3.3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2万亿元。
针对仍存在的堵点,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建议,“十五五”期间,需双管齐下破解周期性消费不足问题,一方面要围绕周期性消费不足的问题制定消费刺激政策,另一方面要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消费场景创新以及供给瓶颈破除来释放消费潜力。
“‘十五五’期间应通过社会建设、民生建设与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提高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从根本上增强消费能力;同时拓展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并加大统筹力度,减少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消费顾虑;此外,创新消费场景、破除服务供给瓶颈,释放医疗、养老、精神文化等服务消费潜力。”刘元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郑栅洁也提到,将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服务消费的同时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进一步发挥消费对内需的基础性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进一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也是“十五五”的重点任务之一。
“有了统一大市场,才能畅通大循环。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已从过去的328项减到目前的106项,4200多件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举措得到清理,但还有不少堵点和卡点。对此,《建议》提出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规范地方政府经济促进行为,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举措,将更加有力有效地破除各种市场障碍,充分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红利。”郑栅洁表示。
双轮驱动内需形成良性循环
在投资方面,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已达到50万亿元。
《建议》提出,要保持投资合理增长,高质量推进“两重”项目建设,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完善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等。
值得注意的是,全会强调,要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
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联席所长李超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投资于物,主要指面向实体经济与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等,重点在于提升供给能力与效率;投资于人,主要指向“七有”民生领域,落脚点是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不过,尽管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度规模高企,但郑栅洁表示,我国惠民生、补短板、育动能等任务还很重,必须把“钱”特别是政府资金更好地用在发展紧要处,花在群众生活上。
对此,《建议》提出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提高民生类政府投资比重,统筹用好各类政府投资,加强政府投资全过程管理等举措,将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不断增进投资的综合效益。
从“十四五”的实践积累到“十五五”的战略谋划,我国扩大内需工作已形成“短期刺激与长期改革结合、消费投资协同与供需双向赋能并重”的完整思路。
“下一步,要着力促进供需两侧结构全面优化升级,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
在市场人士看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扩大内需的一系列部署,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中国内需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国内大循环将更加畅通,为我国经济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迈进”提供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