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藏文脉,栾川见千年——山水间的文化秘境之旅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3 19:23 1

摘要:在豫西伏牛山的褶皱里,栾川如一幅摊开的千年长卷,东部的文明火种、中部的道韵流芳、西部的烟火传承,顺着伊水脉络铺展,让每一寸山水都沉淀着故事,每一步踏访都遇见惊喜。

在豫西伏牛山的褶皱里,栾川如一幅摊开的千年长卷,东部的文明火种、中部的道韵流芳、西部的烟火传承,顺着伊水脉络铺展,让每一寸山水都沉淀着故事,每一步踏访都遇见惊喜。

东部:文明根脉与烽火弦歌

潭头盆地的晨雾里,藏着栾川最早的文明密码。10 万年前,先民在这片沃土上打磨石器,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见证着农耕文明的萌芽,让这里成为伏牛山腹地最早的 "文明摇篮"。唐时的古城村曾是 "仓中之仓",三官庙的晨钟暮鼓延续千年,而 1938 年河南大学西迁的灯火,更让潭头的古宅焕发家国情怀 —— 孙永城大院的青砖上,仍留着教授批注的讲义墨迹,"七七中学" 的校名镌刻着勿忘国耻的赤诚。如今,古村落里的研学课堂与花海梯田相映,春日的山茱萸泼洒金辉,让访客在触摸历史中遇见诗意。

中部:道骨仙风与非遗新生

老君山的 "十里画屏" 间,藏着中国本土宗教的灵魂密码。春秋末年,老子骑青牛归隐此山,将 "道法自然" 的哲思融入花岗岩峰林;北魏的老君庙初立香火,唐贞观年间尉迟敬德监修的铁顶道观,明万历皇帝敕封的 "天下名山" 匾额,让这里成为中原道教圣地。金顶云海翻涌时,仿佛重现 "太极初分" 的意境,老子文化苑的铜像静默伫立,影调像与真身像的 "阴阳相合",正是道家智慧的生动演绎。山下的伊和家染民宿里,栀子、艾草的草木香浸润织物,非遗印染技艺让千年智慧融入现代生活;重渡沟的竹海里,"一线织忆" 纺织坊的梭声不绝,竹编手作、粗布贴画让游客把 "非遗记忆" 带回家。春节期间的 "仙宫贺岁" 活动上,黄河飞龙、鸾鸟传说演艺交织,让道韵与民俗在此共生。

西部:资源厚土与生态新章

三川的山地间,藏着栾川的资源传奇与生态蜕变。宋代的 "三川之战" 曾在此留下兵戈印记,清代的矿市喧嚣见证着钼矿资源的最早开发;如今,冷水镇的绿色矿区践行 "产业生态化" 理念,让昔日 "矿山" 变身生态样本。合峪镇的蕙兰产业园里,《本草纲目》记载的原生蕙兰在此绽放,科技与文化让开花周期从数年缩短至数月,兰花啤酒、兰茶饮等文创产品,让 "带走兰花草" 成为旅游新时尚。冬日的伏牛山滑雪场,夜滑的灯火点亮山峦;春日的连翘花海如金色浪潮,放牛人的吆喝声掠过山坡,勾勒出资源与生态共生的新图景。

从东部的文明火种到中部的道韵流芳,从西部的资源传奇到全域的非遗新生,栾川的每一处风景都带着文化的温度。83.51% 的森林覆盖率滋养着 "中原肺叶",10 个 4A 级以上景区串联起全域画卷,非遗展演、古村研学、生态度假让千年文脉可触可感。

来栾川吧 —— 在老君山金顶观云海听道,在潭头古村寻文脉忆旧,在竹海非遗里享闲趣,让山水与历史,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邀约。

栾川县摄影家协会:刘玉乐 图/文

来源:登山菡畅行旅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