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有男人在居民区就对一位女子拳打脚踢,而事情的起因竟是嫌女人的遛狗绳太长,影响了自己一家通行。
“救命啊,打人了!”
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有男人在居民区就对一位女子拳打脚踢,而事情的起因竟是嫌女人的遛狗绳太长,影响了自己一家通行。
难道说当时女子真的有错吗?可男子又为何一言不合就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呢?
10月22日下午六点左右,陈女士带着一只中型犬在小区散步,这只狗是她此前救助的流浪犬,出门前她系好了牵引绳,还特意选择了远离健身区和儿童游乐场的僻静路段,监控画面显示,这只狗体型并不大,安静地跟在主人身后。
冲突起因于迎面走来的唐某夫妇,两人带着孩子经过时,唐某以“狗绳太长影响通行”为由停下脚步。
双方因此发生口角,随后唐某率先动手推搡陈女士,监控显示,唐某多次将陈女士推倒在地,并对其腹部进行踢踹,其妻子在旁虽有劝阻动作,但同时也有拉扯行为。
陈女士在冲突中多次呼救,周围居民上前劝阻时,唐某仍未停手,整个过程持续数分钟,期间唐某还有威胁性言语。
冲突结束后,陈女士被送往医院,检查显示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唐某夫妇则带着孩子离开现场。
警方通报显示,该事件已正式立案调查,通报信息与现场监控、目击者描述基本吻合,确认了事发时间、地点和涉事人员身份。
陈女士确实按规定使用了牵引绳并主动避开人群,唐某夫妇先有言语冲突后率先动手。
随着事件在网络传播,一些细节逐渐浮出水面,据了解,当时小区内还有其他居民在遛狗,但唐某夫妇仅针对陈女士提出异议,事后双方未能就赔偿和解问题达成一致,目前正等待警方调查结果和伤情鉴定。
网络上关于此事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部分网友认为即使牵了绳也难免纠纷,建议进一步明确遛狗的时间和区域规范,另一部分则指出,陈女士已经做到文明养宠,问题在于对方的过激反应。
也有理性声音提醒,这件事的核心不是养宠本身,而是公共场所的沟通方式,如果对遛狗行为有意见,完全可以平和沟通,而不应该用暴力解决问题,从监控看,陈女士的狗全程没有攻击行为,说明牵引绳确实能有效控制宠物。
类似的养宠纠纷在各地时有发生,有些因为未牵绳导致他人受惊,有些则是牵了绳仍然引发争执,这反映出城市养宠管理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包括规则的细化和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唐某的行为已涉嫌故意伤害,根据相关规定,如果伤情鉴定达到轻伤及以上标准,施暴者将承担刑事责任。
即便是因为对方养宠行为不满,也不能成为使用暴力的理由,目前当地公安机关正在进行调查,街道办也在协调处理相关事宜。
对于非养宠人群来说,看到遵守规定的养宠行为时,不妨多一些包容,如果确实有安全顾虑,可以礼貌提出而不是恶语相向,公共空间属于所有人,每个人的合理需求都应该被尊重。
小区作为熟人社会,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尤其重要,养宠与否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不应成为对立的理由,当出现分歧时,通过物业或社区调解往往比直接对抗更有效。
这次事件中陈女士已经做到了规范养宠,但仍然遭遇暴力对待,这说明单方面的努力还不够,需要养宠人和非养宠人共同营造理性沟通的氛围,任何一方的极端行为,都可能破坏来之不易的社区和谐。
目前警方正在对此案进行调查,相信会给出公正的处理结果,但比个案处理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从中反思如何在公共空间和平相处,遇到问题时先想想能不能好好说,而不是张口就骂、抬手就打。
公共空间的文明程度,取决于每个人的言行,无论养宠与否,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社区,抬头不见低头见,多一份耐心,少一些戾气,才能让每个人都感到舒适自在。
这件事情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在评论区下留言。
“牵了绳还被揍,以后出门遛狗得带防身工具了?”
“这男的专挑女的打,要是我在场绝对冲上去理论!”
“狗绳长能挡路?他家孩子是踩着狗绳过马路的吗?”
“现在养狗真难,不牵绳被骂,牵绳还被揍,建议小区设个遛狗专用道!”
“看到视频里他踩着尖头皮鞋踹肚子,气得我手机都砸了!这种人渣就该曝光身份证!”
“重点不是狗,是这男的素质太差!我见过牵绳的狗比人还懂事!”
“建议所有养狗人随身带执法记录仪,遇到冲突直接报警留证据!”
“这男的估计平时就横行霸道,查查他是不是老赖!”
“以后带小孩出门得小心了,现在暴脾气家长遇到点事就动手!”
如果你是监控里的路人,会怎么做?直接喝止、悄悄报警,还是怕惹麻烦装没看见?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舔屏]
信源:重庆市公安局两江新区分局官方通报
来源:三楼的泡芙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