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锁正阳 秋收浸辛劳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5 11:10 1

摘要:豫南平原的十月,本是金风送爽、颗粒归仓的时节,可河南驻马店正阳县的田野上,却被一场持续一个多月的阴雨笼罩得没了亮色。太阳成了稀罕物,连续三十多个日夜,天空始终是灰蒙蒙的,雨水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庄稼地,也敲打着农民的心。

豫南平原的十月,本是金风送爽、颗粒归仓的时节,可河南驻马店正阳县的田野上,却被一场持续一个多月的阴雨笼罩得没了亮色。太阳成了稀罕物,连续三十多个日夜,天空始终是灰蒙蒙的,雨水淅淅沥沥地敲打着庄稼地,也敲打着农民的心。

往年此时,轰鸣的收割机在田间穿梭,玉米、花生、大豆不出几天就能收割完毕。可今年,泥泞的田地让现代化农机寸步难行,履带式收割机也只能在少数地块勉强作业,大部分庄稼地又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人工劳作模式。乡亲们挽着裤腿、赤着双脚,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没过脚踝的淤泥里,弯腰掰苞谷、弓身薅花生、挥镰割豆子,日复一日重复着繁重的劳作。泥浆沾满了衣裤,浸透了鞋袜,腰背酸痛得直不起来,可谁也不敢停下脚步——雨水不等人,庄稼在地里多泡一天,就多一分发芽霉变的风险。

父亲的手掌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母亲的腰疾犯了,却只是贴块膏药继续下地。弟弟前几天抢收的花生,好不容易盼来半日晴天摊开晾晒,没等晾干,今天的阴雨又不期而至,只能匆匆收拢堆起,用塑料布层层包裹,生怕受潮发芽。田埂上的积水还没退去,脚踩上去能陷进半尺深的泥里,每走一

步都要费极大的力气。有人试着用小型农机帮忙,可机器刚进地就陷在淤泥里,反倒要花更多人力去拖拽,最后只能无奈放弃,重新拿起镰刀和锄头。

放眼田野,随处可见弯腰劳作的身影。老人们坐在小马扎上,慢慢剥着湿冷的玉米棒子;青壮年们排成一排,合力将薅出来的花生藤蔓往田埂上拖拽;妇女们则在自家院子里,趁着雨停的间隙,赶紧翻晒抢收回来的作物,电扇、烘干机齐上阵,24小时不停歇地驱散潮气。可即便如此,仍有不少花生在堆积中冒出了白芽,玉米穗开始发黑霉变,看着这些浸透汗水的收成受损,乡亲们的眼里满是心疼与焦急。

更让人焦灼的是,秋收还没收尾,冬小麦的播种期已近在眼前。豫南的小麦适播期就那么短短二十天,错过了便会影响来年收成。镇村干部虽已下沉一线,协调烘干设备和履带式收割机全力抢收,但连绵的阴雨仍让进度滞后。乡亲们只能白天抢收秋粮,晚上抽空疏通田间沟渠排水,盘算着如何在泥泞的地里整地播种,恨不得一人当成两人用。

这场罕见的阴雨,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农民的不易。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与天争时,与地较劲,用最原始的劳作守护着一季的收成。那些泥泞中的身影,那些布满老茧的双手,那些被雨水浸透的衣衫,都在诉说着粮食的珍贵与农民的坚韧。

来源:新忠分享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