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绝对是台湾政坛难得一见的大场面:国民党主席交接前夕,朱立伦突然宣布率领211名党务干部集体辞职,其中包括所有地方党部主委,创下国民党史上最大规模的“人事地震”。表面说是要建立交接惯例,尊重新任主席人事权,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分明是给新主席郑丽文出的第一道考
这绝对是台湾政坛难得一见的大场面:国民党主席交接前夕,朱立伦突然宣布率领211名党务干部集体辞职,其中包括所有地方党部主委,创下国民党史上最大规模的“人事地震”。表面说是要建立交接惯例,尊重新任主席人事权,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分明是给新主席郑丽文出的第一道考题。
但朱立伦恐怕没想到,郑丽文根本不是省油的灯,只用了两招就轻松化解这场危机,让老牌政治家的算盘彻底落空。
朱立伦的“人事核弹”:表面尊重实则刁难
先说说朱立伦这波操作有多绝。10月22日,这位即将卸任的党主席在中常会上宣布,包括副主席、副秘书长、一级主管以及所有地方党部主委在内,共211人将在10月底集体总辞,11月1日正式交接给郑丽文团队。朱立伦还不忘强调,自己是国民党十几年来首位完成四年完整任期的党主席,希望此举能建立“尊重新主席人事权”的惯例。
话说得漂亮,可现实是:短短十天时间,郑丽文要找到211个合适的党务主管填补所有空缺,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国民党自党产被冻结后,地方党部主委多是自带干粮的地方实力派,这些人脉资源岂是一朝一夕能凑齐的?朱立伦这招看似大方放权,实则是给新主席挖了个大坑。
更值得玩味的是,朱立伦自己的核心班底并未真正散去,而是计划带着副秘书长江俊霆、智库副执行长凌涛等人另起炉灶,继续为2028年选举布局。这哪是全身而退,分明是“以退为进”,想在幕后继续保持影响力。
郑丽文的两步妙棋:稳住地方、抓牢军系
面对朱立伦的“突然袭击”,郑丽文丝毫没有慌乱,反而在登机赴北京前就公布首波人事安排,这反应速度让人惊叹。她任命的两员大将,直接瞄准了国民党的两大核心力量。
第一位是李乾龙,出任副主席兼秘书长。这位国民党老将可不是简单人物,他人脉广、根基深,是协调地方派系的高手。去年帮助郑丽文在新北市拿下近两万票,更早年协助侯友宜竞选时曾创下拿下33个席位的纪录。郑丽文把党务大总管的位置交给他,明显是要借助他在地方派系中的号召力,快速填补朱立伦“总辞”后留下的人事真空。
更妙的是,李乾龙与王金平关系密切,而王金平在国民党内素有“南霸天”之称。重用李乾龙,就等于安抚住了地方派系,也打通了与台中市长卢秀燕阵营的关系。这一招直接化解了地方党部主委集体辞职可能引发的瘫痪危机。
第二位是季麟连,同样出任副主席。这位退役海军上将来头更大,曾任“黄复兴党部”主委,在深蓝军系中威望极高。去年黄埔百年纪念,他顶住民进党压力执意前往广州参会,公开高喊“驱逐‘台独’、复兴中华”,是国民党内旗帜鲜明的统派代表。
郑丽文把季麟连请出山,一方面酬谢他在党主席选举中动员军系票源的功劳,另一方面更是明确宣示将走“深蓝”路线,坚持“九二共识”。这一安排瞬间稳住了党内最深蓝的基本盘,让那些担心国民党路线摇摆的支持者吃下了定心丸。
权力博弈背后的路线之争
这场人事布局背后,其实是国民党内两条路线的明争暗斗。朱立伦任内推行“亲美、友日、和陆”策略,甚至在美国称“九二共识”是“没有共识的共识”,导致深蓝支持者强烈不满。
而郑丽文显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从竞选期间到当选后,她始终明确表态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甚至公开表示愿意访问大陆。国台办也迅速回应,表示愿在共同政治基础上同国民党加强高层往来。
朱立伦在卸任前还想“定调”,通过即将离职的文传会主委林宽裕重申“亲美、友日、和陆”路线不会改变。但郑丽文直接用人事安排作出回应:任命深蓝色彩的季麟连,就是最明确的路线宣告。
郑丽文的权力布局才刚刚开始
更显郑丽文政治智慧的是,她在发布首波人事后,紧接着又公布了第二波名单:任命连战核心幕僚张荣恭和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为副主席,同时让战斗力十足的民代吴宗宪出任文传会主委。这一布局既兼顾了党内各大派系,又展现了革新气象。
面对朱立伦的“总辞地震”,郑丽文非但没有手忙脚乱,反而借力打力,通过精准的人事安排一举稳住局势。她现在不仅获得地方派系和军系支持,还与傅崐萁领导的党团结盟,提出“县市长选举现任优先原则”争取地方诸侯支持,权力基础更加稳固。
这场权力交接大戏让我们看到,郑丽文这位国民党史上第二位女主席,绝非政治小白。她用老辣的政治手腕告诉所有人:想给我下马威?没那么容易!国民党的郑丽文时代,已经拉开序幕。
这场权力博弈才刚刚开始,郑丽文能否带领国民党走出困境,我们拭目以待。但有一点已经很清楚:国民党内的游戏规则,真的要改变了。
来源:时刻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