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的散兵游勇流窜各地,有的人放下武器,投诚归案,有的潜伏各地,筹划暴乱。1950年5月8日,国民党特务马云山等组织"忠义军"发动叛乱,八十天后被平定。
平凉"五八"事件,
数千悍匪叛乱,八十天后被平定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的散兵游勇流窜各地,有的人放下武器,投诚归案,有的潜伏各地,筹划暴乱。1950年5月8日,国民党特务马云山等组织"忠义军"发动叛乱,八十天后被平定。
早在1949年9月,马云山就和国民党特务、"陕甘边区挺进纵队"司令梅树成勾结,被委任为"忠义军前进指挥所直属第一支队"司令,活动于清水、平凉、镇原一带。后又结识李四娃、李福林、马甘胡、冶生福、马富图等人,秘密议定建立反革命组织、刻制图章、印记事宜。
到1950年春,这伙匪特更是频繁活动,秘密聚会、串联、造谣煽动等。进行反革命活动。刻制了"支队司令部"印章及马云山印章、"清"字图记各一枚,制作了团旗、符号和派令,拟将符号发至每个参加者,派令发至"连长"以上。同时,确定以惯匪、地主恶霸、兵痞流氓和敌伪人员为主要发展对象,布置骨干分子以具体任务。3月间,马云山将活动据点从平凉城南台移至大秦乡沙园子,正式宣布设立"司令部",马云山为"司令",李福林为"副司令",还有参谋、秘书、副官等;下设第一旅、混成旅及19个团(1至4团在固原,其余各团在平凉)。参叛骨干分子均被马云山任命为"参谋"、"副官"及"旅长"、"团长"、"营长"、"连长"等职,有的还被封为"专员"、"县长"。他们到处煽动说:"全国各地都组织起来了,平凉各机关都弄好了。"编造散发蒋"介石的《告西北同胞书》,煽动群众反对共产党。对于生活无着的贫苦群众和失业游民、流散残兵则许诺:"凡参加者每月可发40块大洋,吸大烟的还发给大烟,打下平凉后,拿上符号可以去背洋布,无人敢挡,大发洋财"。一些人抱着"洋财"梦参加了叛乱。对于不愿参加者和有些犹豫的群众,以"灭其全家"相威胁。平凉各帮会头子亦被马云山所网罗。他们大肆散布"共产党要灭教"等反动谣言,煽动回民群众参叛。一些混进革命队伍的不纯分子,以及留用的部分不坚定的旧职人员,在马云山等人的拉拢和煽动下,充当了内奸。
。
1950年5月,马云山等通过内奸分子了解到平凉城内没有军队驻防,遂决定于是月8日武装进攻平凉城区,并令各地"忠义军"到平凉北原集中。叛乱据点大秦乡沙园子公开插出了"官逼民反,回汉团结"的白旗和各种"团旗"、"营旗"。5月7日,叛匪洗劫了平凉县安国区政府及第三乡人民政府,区委书记阎正江被砍伤,一名警察和一名炊事员遭杀害。安国区公安派出所干部张希正等二人英勇机智乘机突围,于8日凌晨向县委报告了匪情。5月8日,地、县委掌握了叛匪在平凉城内作内应的"三团团长"王风亭、"九团团长"王瑞生及内奸24人。遂紧急动员驻军和各机关进行战斗准备。
5月8日下午,马云山在北原得到王风亭被捕获消息后,于当晚带领匪徒进攻平凉城,至西郊八里桥处,砍断了电杆,破坏了通讯线路。晚9时多,叛匪到达平凉城下,见城门紧闭,便从柳湖一侧向城内偷袭,遭城内居住的解放军一支骆驼队痛击,毙1人,伤3人。叛匪无法攻城,即向北原逃窜;被裹胁的群众纷纷逃散。部分顽匪向平凉县的安国、崆峒及固原等地窜扰。11日晚,他们攻打泾源县城,遭还击后北窜攻打海原、固原等县城,均未得逞。18日,叛匪在固原青石嘴骚扰时,受到剿匪部队截击。21日,匪首在固原县张易区骆驼巷聚会,马云山委派当地恶霸地主胡青山为"固原西山司令",杨子祥为副司令,郑文玉为团长,并纠集张正奎、陈占林、马三海、马占山、马占海、苏光武、张海泉等股匪及反动阿訇马正龙等,妄图再次进攻平凉。
22日,解放军骑二旅二团在当地群众配合下,将叛匪包围在西吉偏城,毙俘200余人,匪首马云山只身逃出,试图再次作乱。6月13日,叛匪内讧,李福林、冶生福、兰俊厚等将马云山击毙。次日,兰俊厚携带马云山的印件、图记及叛匪名单等向政府投降。至7月底,叛乱彻底平息。
叛乱期间,叛匪杀害干部群众共100余人,伤237人,强奸妇女22人,打劫损坏汽车5辆等,财物损失更是巨大。剿匪中毙顽匪174名,俘获618名,争降409名,缴获长短枪317支,机枪4挺,冲锋枪11支,子弹3381发,小炮、掷弹筒各1门,骡马97匹,毛驴80头,派令230件,"关防"6枚,旗6面,符号281个。4000余名被欺骗裹胁的群众经教育后全部释放,生活有困难的还给了粮食和路费让其回家。
至此,叛乱完全平定。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