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10月,日本遭遇了异常提前的流感疫情。根据日本国立健康危机管理研究机构10月21日发布的数据,10月6日至12日一周内,全国流感病例已超9000例,这一数字是去年同期的2.65倍。
一场异常提前的流感疫情正席卷日本,近千所学校被迫停课,专家警告病毒存在向周边国家传播的风险。
今年10月,日本遭遇了异常提前的流感疫情。根据日本国立健康危机管理研究机构10月21日发布的数据,10月6日至12日一周内,全国流感病例已超9000例,这一数字是去年同期的2.65倍。
疫情已导致教育系统受到严重冲击。截至10月12日,日本全国共有998所保育园、幼儿园和中小学被迫采取全校停课或部分年级、班级停课的措施。
日本厚生劳动省已于10月3日宣布全国进入流感季,这比2024年提早了整整5周,也是自1999年采用现行统计方法以来第二早的记录。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41周(10月6日至12日),日本全国3800多家定点医疗机构总计报告流感病例9073例,平均每家医疗机构报告2.36例,是上一周的约1.5倍。
按照日本的标准,平均每家定点医疗机构一周报告流感病例数超过1,就标志着进入流感流行季;如果这个数值超过10,就达到“注意报”(比警报低一级)级别。
令人担忧的是,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约三分之二已进入流感季。疫情蔓延速度惊人,仅10月6日至12日这一周,就有328所教育机构新增停课或部分停课。
从历史数据看,本次流感疫情比往年提前了约一个月。自8月11日至17日这周开始,日本每周新增流感病例数已连续8周增加,呈现持续上升态势。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伊恩·巴尔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文章中指出,日本流感疫情可能由甲型H3N2毒株引起。这种毒株过去两个月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较多。
巴尔解释说:“大量澳大利亚人前往日本,这意味着病毒在南北半球之间传播的机会增多。”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指出:“从毒株类型上来说,今年报告的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而去年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要引起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H3N2毒株并非唯一传播的病毒。世卫组织监测发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疫情中出现了不止一种病毒毒株,多毒株并行传播增加了防控难度。
日本今年为何提前进入流感季?专家认为由多重因素造成。首先,许多人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感染的意识有所下降,增加了病毒传播风险。
其次是跨国旅行活跃。随着新冠疫情后国际旅行增加,病毒跨国传播的机会明显增多。马来西亚等国今年也出现了流感季提前的情况,其中H3N2毒株占主导地位。
气候变化同样可能导致部分人免疫力下降。日本儿科医生塚田佳子表示,流感流行提前可能和今年夏季的酷暑有关。对人体免疫力有重要作用的维生素D的合成依赖紫外线,天气炎热让人们更愿意待在室内,接受阳光照射不足。
此外,有日本专家指出,令日本今年提前进入流感季的可能原因还包括:今年的流感疫苗和目前流行毒株的匹配程度可能偏低;另外,正在流行的甲流今年似乎不少人症状很轻,容易被忽视,这可能使病毒更易扩散。
日本并非个例,北半球多国正出现类似趋势。李侗曾医师介绍:“英国、德国、意大利近期也发现流感病例开始明显增加。所以很多专家也认为今年流感季可能会更早一些,感染人数会更多。”
香港情况同样严峻。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20日和21日连续两日接获儿童感染甲型流感的严重个案。开学至今已有十二宗涉及儿童流感的严重个案,其中一人死亡。
最新一例涉及一名有长期病患的两岁女童,她尚未接种2025/26季度流感疫苗,目前情况危殆,临床诊断为甲型流感并发严重肺炎。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显示,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我国的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到来。
面对流感疫情,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教授强调,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由于流感病毒“变脸快”,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病毒在变、免疫力会降、疫苗在追赶。”王新宇解释,疫苗配方每年都在针对流行毒株进行优化,同时人体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通常仅能维持6至12个月。
最佳接种窗口是10月至11月。疫苗接种后需要约两周时间产生抗体,保护期约6-8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已启动流感疫苗接种服务,甚至提供夜间接种服务。此外,亚单位四价流感疫苗已扩龄至6月龄及以上婴幼儿,为低龄儿童提供保护。
除接种疫苗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样重要:勤洗手、多通风、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避免上班或上学。
世界卫生组织官员伊恩·巴尔表示,鉴于南半球国家正进入温暖的季节,削弱了病毒传播,日本目前的流感不太可能演变成全球大流行。但他同时警告:“它很可能从日本传播到附近其他国家,或者传播到与日本有旅行往来的国家。”
随着北半球国家逐步进入冬季,流感传播风险增加。中国疾控中心已监测到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专家强调需要提高警惕,及早接种疫苗,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
来源:彩彩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