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里面又重点提了“三农”问题,还明确说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农业强国。咱普通老百姓可能不太懂政策里的专业词,但心里都盼着农村能越来越好,日子能越来越有奔头。刚好之前查了202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最近刷到二十届四中全会的消息,里面又重点提了“三农”问题,还明确说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农业强国。咱普通老百姓可能不太懂政策里的专业词,但心里都盼着农村能越来越好,日子能越来越有奔头。刚好之前查了202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里面把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说得明明白白,今天就用咱能听懂的话,聊聊农村未来到底会变成啥样,这些变化又能给咱带来啥好处。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粮食和农业生产。咱中国人讲究“民以食为天”,粮食够不够吃、吃得安不安全,是头等大事。规划里说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可不是空话。就拿现在来说,不少地方已经开始用智能农机种地了,播种、施肥、收割全靠机器,不仅省人力,还能提高产量。之前去老家隔壁县的种粮大户家串门,他说去年用了北斗导航的播种机,播种精度提高了不少,每亩地多收了近百斤小麦。往后几年,国家还会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一方面保证种粮的面积不减少,另一方面通过科技手段提高单产。比如培育更耐旱、更抗病虫害的种子,推广更高效的种植技术,让咱的粮食产能稳步往1.4万亿斤的台阶上走。这样一来,咱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得更优质,不用担心粮食短缺的问题。而且对种粮的农民来说,国家还会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效能,比如继续提高粮食补贴、完善粮食价格保护机制,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能赚钱,不会再出现“种粮不赚钱”的情况。
再聊聊乡村产业,这可是关系到农民钱包鼓不鼓的关键。以前农村除了种地,好像没啥别的赚钱门路,年轻人都得外出打工。但现在不一样了,规划里说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各地都在根据自己的特色搞产业。就拿我老家来说,村里有大片的果园,以前果子熟了只能等着收购商来收,价格被压得很低,有时候还会滞销。后来村里搞起了农产品加工,把新鲜水果做成罐头、果干,还开了网店直播卖货,现在果子不仅不愁卖,价格还翻了好几倍。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了,有的负责直播带货,有的负责加工生产,一个月能赚好几千,不比在城里打工少。规划里提到,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超过10万家,营业收入约18万亿元,往后这个规模还会扩大。除了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也是个大方向。现在城里人都喜欢周末去农村放松,住民宿、摘果子、吃农家菜,不少农村都借着这个机会搞起了乡村旅游。我同事老家在浙江的一个小山村,去年村里把老房子改成了民宿,还修了采摘园,一年下来接待了好几万游客,村民们除了种地,还能在民宿打工、卖土特产,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未来,这样的例子会越来越多,农村的产业会越来越多样化,农民赚钱的门路也会越来越广,不用再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赚到钱。
接下来是农村的生活条件,这几年农村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但未来还会有更大的提升。规划里说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先说说基础设施,以前农村的路不好走,下雨天全是泥,晚上出门没路灯,喝水也得靠自家打井。现在不少农村已经修了水泥路,安了路灯,通了自来水,但还有一些偏远地区没跟上。往后几年,国家会推进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把水泥路修到每个村、每户门口,让大家出行更方便;完善供水设施,让所有农村都能喝上干净、安全的自来水;还会推广清洁能源,比如在屋顶装太阳能板,既能发电自用,多余的电还能卖钱。在数字设施方面,现在农村的网络信号已经比以前好多了,但还有些地方网速慢、信号差。未来会加快农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让5G网络覆盖到每个村,这样大家在农村也能像在城里一样,顺畅地刷视频、开视频会议,农村电商、在线教育、远程医疗也能更好地发展。比如以后村里的孩子不用再跑到县城去上优质课,通过在线教育就能跟着城里的老师学习;老人身体不舒服,也能通过远程医疗让城里的医生看病,不用再长途奔波。
公共服务也是大家关心的重点。以前农村的学校、医院条件差,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得不把孩子送到县城上学,自己陪读;老人看病也得跑老远。规划里说要“增进农民福祉”,会优化县域教育布局,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也就是说,城里的好学校会和农村的学校合作,城里的老师会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的老师也能去城里学校学习,让农村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不用再辛苦陪读。在医疗方面,会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建设,配备更好的医疗设备和更多的医护人员,还会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看病,常见病、多发病不用再往县城跑。养老方面,会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在村里建养老服务站,为留守老人提供送餐、护理等服务,让老人能安享晚年,也让在外打工的子女更放心。
农村的生态环境也是大家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以前有些地方为了发展产业,忽视了环境,导致河水变脏、空气变差。但现在不一样了,规划里说要“深入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让农村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比如现在不少农村都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村里放了不同的垃圾桶,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开扔,还有专门的人来清运处理,村里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垃圾到处堆”的样子了。在农业生产方面,会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比如把秸秆粉碎还田,把畜禽粪便做成有机肥,既减少了污染,又能提高土壤肥力。还有些地方在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保护水资源,让河里的水重新变清澈。以后去农村,看到的会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呼吸的是新鲜空气,吃的是绿色无污染的农产品,这样的农村谁不喜欢住呢?
乡村文化和治理也不能忽视。以前农村的文化生活很单调,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但现在,不少农村都建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闲的时候大家会在广场上跳广场舞、扭秧歌,在书屋里看书、学技术。规划里说要“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新时代文明乡风”,会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比如一些地方的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我老家每年过年都会办庙会,舞龙舞狮、唱大戏,特别热闹,这几年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不仅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还让年轻人了解了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方面,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让真正为村民办事、有能力的人来带领大家发展。还会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村里有矛盾纠纷,不用跑到乡镇去,在村里就能解决,让邻里之间更和睦,农村更稳定。比如村里成立了调解委员会,有村民因为宅基地、邻里矛盾闹别扭,调解员会上门了解情况,帮忙化解矛盾,现在村里的矛盾少了,大家相处得更融洽了。
规划里还明确了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要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现在距离2027年只有两年多时间,距离2035年也只有十年时间。十年听起来好像挺长,但想想这几年农村的变化,就知道这个目标肯定能实现。以前谁能想到农村能通水泥路、能用上5G网络、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现在这些都变成了现实,未来十年,农村还会有更大的变化,会变得更宜居、更宜业、更美丽。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都是政策里的规划,能不能落实到位啊?其实大家不用有这个顾虑,国家对“三农”问题一直很重视,每年都会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农村发展,而且各地都在积极行动,把政策落到实处。就拿乡村振兴来说,现在每个县都有专门的乡村振兴局,负责统筹推进当地的乡村振兴工作,还有不少干部驻村帮扶,帮助村里解决发展中的难题。我有个朋友是驻村第一书记,他说每天的工作就是帮村里找产业、跑项目、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虽然辛苦,但看到村里一天天变好,心里特别有成就感。有国家的重视、有政策的支持、有干部的帮扶,还有咱农民自己的努力,农村未来的发展肯定错不了。
咱老百姓可能不需要知道太多政策细节,只要能感受到农村的变化,能实实在在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就足够了。以后农村的路会更宽、水会更清、空气会更好,赚钱的门路会更多,孩子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老人能方便看病,这样的日子不就是咱一直盼着的吗?2035年不仅农村会大变样,咱们国家也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民生活幸福美好。十年时间不算长,只要咱们一起努力,跟着国家的步伐走,肯定能等到那一天。
我是崖上松柏的坚韧,我每天会分享关于社保和其它方面的知识,感谢大家的喜欢~
来源:在园中感受春天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