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湛老汉同龄的老人们,大多已在家中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唯独他,每天天不亮就得扛起锄头出门,日落西山才敢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村里人看在眼里,无不摇头叹息,却无人敢出面说句公道话。这一切,都因湛家有个远近闻名的母老虎——儿媳妇鹿氏。
唐朝武则天执政年间,在偏远的山坳里,有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村西头住着湛老汉一家五口,本该安享晚年的他,年近六十却仍日日下田劳作。
与湛老汉同龄的老人们,大多已在家中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唯独他,每天天不亮就得扛起锄头出门,日落西山才敢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村里人看在眼里,无不摇头叹息,却无人敢出面说句公道话。这一切,都因湛家有个远近闻名的母老虎——儿媳妇鹿氏。
鹿氏嫁入湛家已有十年,为湛家生下一对儿女,本该是家里的功臣。然而她的心肠却如蛇蝎般狠毒,脾气更像山中猛虎般暴躁。左邻右舍都领教过她的厉害,背地里都唤她“母老虎”,没人敢招惹。
这天清晨,湛老汉因前夜染了风寒,起床晚了些。刚推开房门,就听见鹿氏在院里指桑骂槐:“这世道,有些人真是命好,睡到日上三竿也不怕饿死!我命苦啊,嫁到这家来,伺候老伺候小,还得看人脸色!”
湛老汉缩了缩脖子,默默拿起墙角的锄头,悄悄溜出门去。他深知,若是顶撞一句,晚上就别想吃饭了。为了不饿肚子,他只能屈从,哪怕生病,也得硬撑着下地。
走在田间小路上,湛老汉望着东方初升的太阳,不禁老泪纵横。想起五年前,那只瘦骨嶙峋的小奶狗不知从何处跑来,赖在自家门口不肯走。鹿氏当时拿起扫帚就要赶它,是小孙子哭着求情,他才偷偷留下它,省下自己的口粮悄悄喂养。
后来狗长大了,能看家护院,鹿氏才勉强接纳。这些年来,这条狗成了湛老汉唯一的慰藉,每每他在田间劳作,它总会跟在身边,默默陪伴。
晌午时分,烈日当空,湛老汉坐在田埂上歇息,只觉得头重脚轻,浑身发冷。这时,远远看见鹿氏提着饭盒走来,他连忙强打精神,拿起锄头装作干活的样子。
“吃饭了!”鹿氏将饭盒往田头一放,转身就走,一刻也不愿多待。
湛老汉心下诧异,今日鹿氏竟亲自送饭,实在罕见。他打开饭盒,更是大吃一惊——里面竟有鱼有肉,白米饭香喷喷的,这简直是破天荒头一遭!平常不是稀粥配咸菜,就是两个干硬的煎饼。
饥肠辘辘的湛老汉喜不自胜,正要动筷,忽然一道黄影闪过,他养的那条狗子飞奔而来,一口咬住他的裤脚,竟口吐人言:“你不要命了吗?这饭吃不得,快放下!”
湛老汉吓得连连后退,手一抖,饭盒“啪”地掉在地上,饭菜全都撒在土壤里。他惊魂未定,颤声问道:“你、你为何会说话?”
狗子环顾四周,确定无人,才低声道:“我本不是寻常投胎的狗,因此能说人话,只是平日不敢开口罢了。”它顿了顿,继续说道:“今日鹿氏的舅舅来家做客,那老头心地善良,得知外甥女虐待公爹,便找上门来训斥。鹿氏表面认错,盛情款待舅舅,却把怒气转到您身上,一狠心,在鱼肉里撒了药粉。我亲眼所见,特来阻止。”
正说着,一只田鼠闻到香气,跑来吃了一块肉,没走几步便抽搐倒地,一命呜呼。湛老汉见状,冷汗直流,后怕不已。他拿起锄头,将饭菜深深埋进土里,以免祸害其他生灵。
傍晚回家路上,湛老汉步履蹒跚,老泪纵横。狗子跟在身旁,安慰道:“您莫要伤心,鹿氏恶有恶报,三日后必遭天谴,被雷劈死!”
湛老汉愣了片刻,长叹一声,却没有说话。
回到家,鹿氏见老汉安然无恙,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冷声问道:“你中午没吃饭?”
湛老汉低眉顺眼地回答:“饭盒不小心掉进水沟里了,没能吃上。”
鹿氏白了他一眼,冷哼道:“可惜了我那好饭好菜!”语气中竟带着几分遗憾。
夜深人静,湛老汉辗转难眠。他悄悄起身,溜出家门,来到村口的土地庙。他点上三炷香,跪在神像前虔诚祷告:“土地老爷,求您代为转告上苍,万万不要劈死我的儿媳妇鹿氏。她虽有错,却是两个孩子的娘亲,这个家还需要她操持啊!”
狗子不知何时跟了过来,站在庙门外,默然听着老人的祷告。
接连三夜,湛老汉都偷偷来到土地庙,为鹿氏求情。第四日上午,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下起了倾盆大雨。鹿氏正站在走廊上收衣服,忽然一道闪电劈下,正中她身!
一声惨叫后,鹿氏倒地不起。家人闻声赶来,发现她只是被劈断了一根脚指头,性命无碍。
这场意外并未让鹿氏醒悟,她拖着伤脚,一瘸一拐地冲到公爹房前,破口大骂:“都是你这个老不死的灾星,才招来雷劈!你怎么不被雷劈死!”
狗子在一旁忍无可忍,趁四下无人,对鹿氏说:“你错怪公爹了!若不是他连夜去土地庙为你求情,你早被雷劈死了!”
鹿氏勃然大怒,骂道:“你这多嘴的畜生!”说罢冲进厨房,拿起菜刀,竟将狗子活活砍死。
是夜,鹿氏梦见已故的婆婆马氏。马氏满面悲戚,缓缓道来:“我死后,放心不下你公公,迟迟未去投胎。那日见一母狗即将生产,便跳入狗腹,重生为狗,来到家中相伴。那阻止你公公吃饭、告知你雷击真相的,正是我啊!”
马氏又将湛老汉如何连夜跪在土地庙为她求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说到动情处,她叹息道:“你砍死了狗身,我不去阴司告你,与你公公的想法一样,只盼这个家好,不愿家散。望你能醒悟,莫要辜负我们的一片苦心。”
鹿氏猛然惊醒,冷汗涔涔。梦中婆婆的话语犹在耳边,她回想起这些年自己的所作所为,又想到公爹以德报怨,为自己求情,心中第一次产生了愧疚。
自那以后,鹿氏再也不逼湛老汉下田劳作,也不再对他呼来喝去,让他安心在家养老。湛老汉终于过了几年舒心日子,后来安然离世。
然而,善恶终有报。鹿氏年老后,偏瘫在床多年,受尽病痛折磨。村里人都说,这是她早年造孽的报应。
而那忠诚的狗子,虽死于非命,却成了村里口耳相传的传奇。有人说,在月明之夜,还能看见一条黄狗的身影,默默守护在湛老汉的坟前。
来源:故事大王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