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百米到万米深渊:中国把深海探索的 “深度” 翻了几十倍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4 17:41 1

摘要:三十多年前,咱们中国的科学家也想去看深海,但那时候要啥啥没有:没技术、没装备、没专业人才,钱也不够。

把人送入七千米深的海底

需要多久?

“蛟龙”号的答案是:3个半小时

这可不是什么潜水观光之旅

你得像个被塞进罐头里的人

缩在舱内、腿都难伸直

全身贴满暖宝宝取暖

面对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这,就是去深海探险的真实体验

图源:科普中国

但就是这么难的事

咱们中国从只能下潜600米的“小透明”

到如今在万米海底搞直播

完成了一场漂亮的逆袭

这一切的起点

始于三十年前的“一无所有”

从“深海小白”到“蛟龙”入海

三十多年前,咱们中国的科学家也想去看深海,但那时候要啥啥没有:没技术、没装备、没专业人才,钱也不够。

那时国外载人深潜已经能跑到6500米深了,还对咱们技术封锁,生怕我们学了去。

咱们自己呢?最好的成绩是600米,差不多就等于别人已经能爬珠穆朗玛峰了,我们还在小区门口的小坡上。

图源:科普中国

转机在1986年来了,国家启动了“863计划”,高科技发展有了靠山。

经过几代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在2002年正式拍板:研制我们自己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这就是后来为人熟知的我国第一台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

图源:科普中国

“蛟龙”号可不是个简单的潜水铁罐子,它配了两只灵活的机械手,就像咱们的左右手,能让潜航员在舱里操控,在海底精准取样。为了更好地“海底拾荒”,它还自带一堆的黑科技装备:深海保压取样器、多参数传感器、生物虹吸取样器

除了这些,“蛟龙”号还有个终极保命大招——一根9000米长的凯夫拉缆绳。万一它在下面遇到危险上不来,就能通过这根“救命稻草”,让海面上的母船像收风筝一样把它拽回来。

图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2012年,“蛟龙”号勇闯马里亚纳海沟,下到了7062米,创造了世界纪录,成为当时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这一下,意味着咱们中国有了在全球99.8%的海域进行深海探测的能力。

练好内功,造“深海勇士”

“蛟龙”号虽然厉害,但有个问题:它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是别人的。不仅升级维护又贵又麻烦,人家一不高兴还能卡你脖子。

所以,咱们得有自己的完全国产化的潜水器!2009年,国家做出了一个看似“倒退”的决定:不直接造更深的,反而回头去攻破4500米级的所有关键技术。目标就是造一个十大关键核心技术全部国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且用起来便宜实惠的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

“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 图源: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经过五年努力,“深海勇士”号十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部成功,2017年完成研制即在我国南海进行海试,成功验收。

它最大的功劳,就是让咱们彻底掌握了载人潜水器的所有“内脏”技术,培养了一大批自己的研发和实操团队,为后来造万米级的“奋斗者”号攒足了经验和家底。

挑战极限,“奋斗者”号征服万米

有了“深海勇士”打下的扎实基础,造万米潜水器就顺利多了。2016年国家立项,全国近百家单位一起上阵,仅仅用了四年多,到2020年,“奋斗者”号就造好并成功海试。

2023年3月11日,“探索一号”科考船携“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抵达三亚。 图源: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到了10909米!这次还创了两个世界第一:第一次三个人一起到了万米海底,第一次在万米海底实现了高清视频直播

图源:华科大船海学院

有了“奋斗者”号这个“深渊出租车”,咱们的底气更足了。

2022年,中国科学院发起“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带着全世界的科学家一起探索全球超过6000米的深渊。

这个计划特别受欢迎,三年就吸引了10个国家的一百多位科学家,现在更是升级成了联合国认可的官方项目。

“探索一号”科考船正在布放“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图源: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今年年初,他们甚至还闯进了位于“魔鬼西风带”的普伊斯哥海沟,下潜到海沟最深处,在75小时内疯狂下潜了5次,带回了大量珍贵的样本。

别看我们已经能下潜到万米

但对深海的了解,其实还少得可怜

以海山为例,全球有3万多座海山

我们研究过的,大概只有1%

而深潜器像一个给地球做检查的“听诊器”

让我们这群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

一次又一次凑近地球的胸口

听听深海之下,那颗古老而神秘的心跳

参考文章来源:科普中国、中科院之声、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

想看更多有趣又实用的内容

来源:彭近说科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