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故事:某位伟人在领导革命期间殚精竭虑,须发尽白;或是某位普通人在遭遇重大变故后,一夜之间华发丛生。“愁白了头”,这个充满诗意的古老传说,在科学的聚光灯下,其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惊心动魄。
编者按: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故事:某位伟人在领导革命期间殚精竭虑,须发尽白;或是某位普通人在遭遇重大变故后,一夜之间华发丛生。“愁白了头”,这个充满诗意的古老传说,在科学的聚光灯下,其真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加惊心动魄。
近期,东京大学的西村惠美教授团队于2025年10月在Nature子刊Nature Cell Biology上发布了一项突破性研究,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题的面纱。科学家们发现,“白头”并非一个简单的衰老信号或损耗指标,而是一场发生在你我每一个毛囊深处的、关乎生死存亡的“细胞命运抉择”。而这场抉择的另一个选项,竟然是令人谈之色变的皮肤癌——黑色素瘤。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科幻故事,但却是我们身体里真实发生的细胞戏剧。
毛囊:不止是生发的工厂,更是干细胞的庇护所
要理解这个故事,我们首先要走进一个微观世界——毛囊。它远不止是头发生长的“土壤”,它更像一个设计精密的生物堡垒,里面居住着一群珍贵的“种子细胞”,即干细胞。
在这些干细胞中,有一类专门负责为我们头发“上色”的细胞,叫做黑色素干细胞。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个“色素兵工厂”的终身学徒。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需要新的有色头发时,这些“学徒”(干细胞)中会有一部分被唤醒,经过“出师”(分化)成为成熟的“技师”——黑色素细胞。这些技师能够大量生产黑色素,并输送到新生的头发中,让我们的头发保持乌黑亮丽。
关键在于,这个“兵工厂”的运营策略是“细水长流”。它必须保留足够多的“学徒”,以确保在我们一生的新陈代谢中,色素供应永不枯竭。如果学徒都一次性全部出师,后继无人,那么工厂就会停产,新长出的头发也就失去了色素来源,变成了白色。
这就是头发变白的根本原因:色素干细胞的耗竭。
压力来袭:拉响毛囊的“一级警报”
那么,压力是如何介入这个过程的呢?
当我们承受巨大的心理或生理压力时——无论是繁重的工作、情感的创伤,还是身体的疾病——我们的大脑会拉响全身体的“警报系统”。这个系统会释放出大量的压力激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这些激素如同烽火台传来的紧急信号,随着血液流经全身,也抵达了我们每一个毛囊。在毛囊这个“堡垒”的墙壁上,存在着接收这些信号的“哨兵”,即肾上腺素受体。
当压力信号被哨兵接收,整个毛囊内部瞬间进入“战时状态”。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正是那些决定我们发色的“学徒”——黑色素干细胞。
命运的十字路口:分化,还是癌变?
在和平时期,黑色素干细胞们按部就班,维持着正常的更替。但当“压力警报”拉响,它们被推到了一个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且无法回头的命运:
路径一:自我牺牲的“英雄之路”——分化与耗竭(导致白发)
这是身体在紧急状态下的一种“舍车保帅”策略。压力信号会命令大量的黑色素干细胞:“立刻全部出师,投入战斗!”
于是,这些干细胞被过度、过早地激活。它们不再保留“学徒”身份,而是纷纷转化为成熟的黑色素细胞,努力工作一段时间后,便走向凋亡。由于这个过程太过剧烈,干细胞池被迅速掏空,没有留下足够的“火种”。
从此,这个毛囊再长出的头发,就永远失去了染色的能力。一根白发,就像一座熄火的灯塔,记录了一场曾经发生在这里的、干细胞们的集体自我牺牲。
路径二:自私叛变的“毁灭之路”——癌化与增殖(导致黑色素瘤)
然而,故事在这里出现了惊人的转折。科学家们发现,并非所有干细胞都会服从“自我牺牲”的命令。
在同样的压力信号下,有一部分干细胞走上了另一条路。它们内部的应激机制被激活,但这个机制却“曲解”了指令。它们非但没有分化,反而关闭了正常的分化程序,开始疯狂地复制自己,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更容易积累基因突变。
它们从守秩序的“学徒”,变成了试图占据并摧毁整个“堡垒”的叛军。这些叛变的干细胞无限增殖,最终可能形成致命的黑色素瘤。
最核心的发现在于:这两条路是“势不两立”的。一个干细胞选择了成为“英雄”(分化),它就不可能再变成“叛军”(癌变);反之,一个走上了“叛变”之路的细胞,也永远失去了正常功能化的机会。
压力,就像扣动了命运的扳机,迫使这些干细胞必须在“白”与“黑”之间做出选择。选择“白”(耗竭),你付出的代价是华发早生;选择“黑”(癌变),你面临的则是一场癌症的风险。
微观世界的权力游戏:MITF与ATF2的博弈
那么,是谁在幕后操纵这个选择开关呢?研究人员找到了两位关键“指挥官”:MITF和ATF2。
MITF:它是细胞内的“分化司令”。它的职责是督促干细胞学习技艺,正常“出师”成为功能成熟的黑色素细胞。当压力来临时,高水平的MITF会推动干细胞走向那条“英雄之路”——分化与耗竭,最终导致白发。
ATF2:它是细胞内的“应激司令”。当它接收到压力信号后,会变得异常活跃。而它的一个关键作用,竟然是抑制“分化司令”MITF的功能。
这就形成了一场精彩的权力博弈:
当MITF占上风时,干细胞集体分化,头发变白。
当ATF2压制了MITF时,干细胞的分化程序被阻断,它们在迷茫和混乱中,更容易被引向癌变的歧途。
因此,你每一根白发的出现,或许都不仅仅是衰老的痕迹,更可能是一场发生在你皮肤之下、细胞内部、MITF与ATF2之间激烈交锋后,前者取得胜利的“和平勋章”。
从惊人发现到未来希望
这项研究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压力、身体表象和疾病起源的看法。
重新解读“身体信号”:它告诉我们,“一夜白头”可能并非夸张,而是身体在极端压力下,色素干细胞大规模、急速分化和耗竭的可见结果。你的白发,是你身体内部激烈斗争的“外部显示屏”。
揭示癌症起源的新视角:它为黑色素瘤的预防提供了全新思路。某些癌症或许并非凭空出现,而是源于干细胞在应对压力时做出的“错误”命运选择。这让我们将癌症的起源,追溯到了一个更早、更根本的决策点上。
预警新标志:对于有黑色素瘤家族史的高风险人群,过早、过快的区域性白发,或许能成为一个重要的风险提示信号,提醒我们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皮肤健康。
“引导命运”的新疗法:这项研究最激动人心的前景在于,我们或许可以开发出新的药物,去“干预”这场细胞命运的抉择。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有一种药物,在压力环境下,能够巧妙地支持“分化司令”MITF,确保那些敏感的干细胞稳稳地走向分化的“英雄之路”(即使代价是头发变白),那么我们就能从源头上,将潜在的癌细胞“扼杀在摇篮里”,让它们根本没有机会叛变。这相当于在癌细胞诞生之前,就解除了它的武装。
总结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充满智慧与博弈的微观宇宙。一根小小的白发,背后竟隐藏着如此深邃的生命奥秘——它是一场惨烈抉择的幸存者印记,是细胞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小我的证明。
下次当你或你身边的人,因为几根白发而烦恼时,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想一想:这每一根银丝,都可能是一次成功的“排雷”行动留下的标记,是身体在压力的洪流中,为你做出的、避免了一场更大灾难的英勇抉择。
参考文献:
Mohri, Y., Nie, J., Morinaga, H. et al. Antagonistic stem cell fates under stress govern decisions between hair greying and melanoma. Nat Cell Biol (2025).https://doi.org/10.1038/s41556-025-01769-9
编辑 | 佼 娇
排版 | 粘 洞
一审 | 佼 娇
二审 | 鹏 哥
来源:医悦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