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4日的A股盘面,终于打破了两个月来的胶着状态。上证指数以3950.31点的近十年新高收盘,单日上涨1.82%,两市成交额直接冲到1.99万亿元,比前一天多出3300亿元。这种"指数创新高、量能同步爆"的走势,不是偶然的短期脉冲,结合资金动向和
2025年10月24日的A股盘面,终于打破了两个月来的胶着状态。上证指数以3950.31点的近十年新高收盘,单日上涨1.82%,两市成交额直接冲到1.99万亿元,比前一天多出3300亿元。这种"指数创新高、量能同步爆"的走势,不是偶然的短期脉冲,结合资金动向和政策落地节奏来看,市场期待已久的变盘窗口已经实实在在打开了。而从资金扎堆的方向来看,下周的核心主线其实早就藏不住了。
这轮变盘能让人踏实,关键在于量能、资金、政策三个维度的信号都足够明确,没有一个是"空中楼阁"。
先看量能,这是最实在的突破证明。过去两个月,A股在3732-3936点区间震荡时,成交额经常掉到1.2万亿元以下,每次冲高都因"后续资金跟不上"而回落。但10月24日这1.99万亿元的成交额,不只是数字上的爆发——交易所数据显示,当日单笔超千手的大单成交达3.2万笔,比前一天多了82%,其中买入大单占比超过58% 。这说明不是散户跟风堆起来的量,而是主力资金在主动进场托底,这种"价涨量增"的形态,在A股历史上往往意味着震荡行情的终结。
资金端的转向更有说服力。北向资金作为"聪明钱"的代表,三季度已经给出了明确态度:持股市值达到2.59万亿元,连续三个季度增长,其中电子行业持仓从二季度的2333.6亿元飙到3915.36亿元,环比增幅67.78%,直接跃居北向持仓第二大行业。而10月24日当天,北向资金单日成交2219.81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的11.24%,尾盘半小时更是集中流入37.5亿元,重点加仓半导体和AI算力标的 。内资机构也跟上了节奏,龙虎榜显示当天机构专用席位净买入42.6亿元,其中半导体板块就占了68.78亿元,资金共识已经非常清晰。
政策面的托底则是长期保障。10月12日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打通保险、社保资金入市的堵点,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更具体的是,从2025年起,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每年新增保费的30%必须用于投资A股,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还不低于1000亿元,算下来全年能给市场带来几千亿元的"长钱"。这种"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正是变盘最扎实的底气。
变盘之后,市场大概率还是"结构性行情",但从资金动向看,科技制造已经成了唯一的核心方向,这不是主观判断,而是数据堆出来的结论。
首先是资金集中度高得罕见。10月24日当天,半导体、消费电子、通信设备这三个科技细分领域,主力资金净流入合计166.04亿元,占全市场主力净流入的72%。要知道,之前热门的新能源、金融板块当天净流入加起来还不到30亿元,资金几乎是"一边倒"地扎进科技制造。而且这种集中不是短期行为,北向资金三季度就提前布局,电子行业持股量环比增长23.41%,科创板持股市值更是大增54.57% ,长期资金和短期资金的步调完全一致。
更关键的是,政策和产业景气度形成了共振。政策端,"十五五"规划明确把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列为重大科技任务,工信部最近也在强调"强化算力、芯片等核心供给";产业端,景气度已经肉眼可见地回升。10月22日披露的半导体三季报显示,有龙头企业营收同比暴涨321%,其中AI服务器用的HBM内存价格三季度环比涨了20%,手机厂商补库存让NAND闪存销量增了22%。功率半导体更夸张,新能源车和光伏的需求把产能利用率从70%拉到85%,订单都排到明年一季度了,这种"政策给方向、业绩给支撑"的板块,资金没理由不盯着。
估值方面也有合理性。虽然半导体板块看着市盈率不低,但三季报预告显示,已经披露业绩的120家科技企业里,87家净利润同比增长,平均增幅35.6%,高增长能消化不少估值压力。而且监管层最近还上调了中芯国际、佰维存储等科技股的两融折算率,从0%提到30%-70%,这既是认可估值的信号,也给资金进场降低了门槛。
面对变盘行情,普通投资者最该做的不是猜指数能不能破4000点,而是抓准主线、控制风险,重点盯好两个关键。
核心标的要聚焦高景气细分,别贪多求全。优先看两个方向:一是AI算力产业链,尤其是高端算力芯片和智算中心标的,毕竟AI算力需求每月都在以20%的速度增长,加上政策加码,这是最确定的主线;二是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领域,国内晶圆厂扩产一直在加速,进口替代的逻辑越来越硬,相关企业的订单增长很扎实。操作上别追高,要是板块回调到5日均线附近,量能没缩,就是不错的布局机会。
风险控制得盯紧两个指标。第一个是成交额,下周要是量能掉到1.8万亿元以下,特别是冲击4000点时资金跟不上,就得警惕主力出货,及时减仓;第二个是支撑位,3880点是近期突破后的确认位,也是周线级别的关键支撑,一旦跌破就得谨慎。另外,对于那些近一个月涨超50%的短期热门股,别盲目追,很容易踩中回调的坑。
持仓策略可以简单点:满仓持有的要是核心科技标的,就耐心拿着,别频繁换股;轻仓或空仓的,等回调确认后再进,别着急追高;要是手里持有的是没业绩、没政策支撑的杂毛股,趁市场强势赶紧换成主线标的,别再吃"赚指数不赚钱"的亏。
这次A股变盘,不是突然的"黑天鹅",而是政策、资金、产业长期积累后的必然结果。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解决了"钱从哪来"的问题,科技产业的景气回升解决了"钱往哪去"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一解决,慢牛的基础就扎实了。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纠结指数点位,不如认准科技制造这个核心方向。在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有核心技术、有业绩支撑的科技企业,肯定是新一轮行情的引领者。只要跟着政策走、盯着资金动、控制好节奏,就能在变盘行情里抓住确定性的机会。
来源:彩云间追逐的飞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