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赤峰“企”航者》丨内蒙古利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破局与领跑中成为种业“硬核力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4 21:03 2

摘要:〔编者按〕民营企业是赤峰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企业家是推动城市进步的“实干家”。多年来,一批批民营企业扎根沃土、敢闯敢干,在创新突破中壮大实力,在回馈社会中彰显担当,为赤峰产业升级、就业保障、民生改善注入了强劲动能。为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激发民营企业经济活力,

〔编者按〕民营企业是赤峰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企业家是推动城市进步的“实干家”。多年来,一批批民营企业扎根沃土、敢闯敢干,在创新突破中壮大实力,在回馈社会中彰显担当,为赤峰产业升级、就业保障、民生改善注入了强劲动能。为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激发民营企业经济活力,10月16日赤峰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赤峰市工商联联合赤峰融媒开展系列报道《赤峰“企”航者》,敬请期待。

每到播种季,印有“利禾”标识的种子便会从松山区发往北方11省区的田间地头——这是内蒙古利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耕种业12年的生动写照。自2012年6月成立以来,这家注册资金6000万元、资产总值达1.3 亿元的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科技型企业,始终以“发展民族种业,服务中国农业”为使命,聚焦玉米、谷子、高粱等大田作物种子研发与推广,凭借扎实的科研实力与严苛的品控标准,先后拿下“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高新技术企业”“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成为当地种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走进利禾农业的松山区当铺地厂区,科技与农业的融合气息扑面而来。200平方米的低温种质资源库里,一份份育种“基因材料”被精心保存;3000平方米的种子库整齐码放着待发的良种;16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内,3套全自动高标准成品种子生产加工线有序运转,从精选、分级到包衣、包装,全程实现标准化操作。而更具发展潜力的“新引擎”,也在安庆工业园区展现。自2023年起,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的150亩新厂区加速推进, 目前1000吨果穗烘干线、996平方米亲本库、996平方米种质资源库、5120平方米精选车间等已投用,7700平方米科创中心大楼正在收尾,预计2025年一期项目完工后,这里将成为北方地区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现代化种业基地。

种业的竞争力在研发,利禾农业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成立至今,公司始终将研发作为核心投入方向,年研发资金超千万元,逐步搭建起覆盖“育种—测试—转化”的全链条体系。在海南和赤峰,近1300亩科研育种田全年不间断开展育种试验;在内蒙古、甘肃、吉林等10个省区,78个测试站实时监测品种适应性,为育种提供精准数据支撑。目前,公司已积累骨干系育种资源7000余份,年组配杂交组合3万余份,实现北方玉米从早熟到中晚熟的全熟期覆盖;累计审定玉米品种150余个,其中31个通过国家审定,数量稳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

2023年,公司选育的“利禾1D”入选国家首批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其受体品种“利禾1”还被定为内蒙古玉米品种试验中晚熟组对照品种及自治区农牧业主导品种,成为行业认可的“标杆品种”。在杂粮育种领域,利禾农业同样成果显著,通过常规育种与杂交转育技术,已积累基础材料 870余份,选育登记谷子品种52个、高粱品种11个,为北方杂粮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种源。

“光有好品种还不够,必须把好质量关,才能让农民放心。”这是利禾农业生产团队的共识。公司在内蒙古、甘肃、新疆布局稳定的制种基地, 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生产团队。这支高学历、年轻化的队伍常年扎根田间,从播种到收获全程监督制种过程,严守“不合格种子一粒不出厂”的底线。现有3条一体化生产加工线可满足1500万公斤种子的市场供给,待安庆新厂区两条现代化加工线投用后,年供给能力将翻倍至3000万公斤,进一步保障种源稳定供应。

凭借过硬的品种与质量,利禾农业的市场版图持续扩大,销售已覆盖北方春玉米主产区,营销网络延伸至内蒙古、甘肃、河北、吉林等11个省区,合作客户超500家。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推广玉米种植 3000万亩、杂粮500万亩,不少农户反馈:“利禾的种子芽率高、抗逆性强,种着心里有底。”

从2012年的初创企业,到如今引领区域种业发展的龙头,利禾农业用12年时间证明:专注育种、坚守品质 是民族种业企业行稳致远的关键。未来,随着安庆新厂区全面投产与作物育种研究院的深度运营,利禾农业将继续在种业创新的道路上深耕,让更多优质种子扎根田野,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