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周沪指整体呈现震荡上涨的态势,几乎是连续小阳线上行(日线量能上创出一度近两个月新低),于周五再度创下十年新高,最终周 K 线以阳线报收;创业板指大体节奏一致,整体也呈现为震荡上行的态势,周 K 线以阳线报收。
市场回顾
本周沪指整体呈现震荡上涨的态势,几乎是连续小阳线上行(日线量能上创出一度近两个月新低),于周五再度创下十年新高,最终周 K 线以阳线报收;创业板指大体节奏一致,整体也呈现为震荡上行的态势,周 K 线以阳线报收。
板块概念上,元件、苹果链、CPO、存储芯片、页岩气等方向涨幅靠前;另外,半导体、工业母机等方向也有不错的表现。贵金属、厨卫电器、白酒等则跌幅靠前。
整体来看,本周 A 股市场没有明朗的‘主线’,分化特征也还在持续。多数热点,如深地经济、湖北、深圳国企改革等几乎都是‘昙花一现’。
本周消息面,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发布。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10月24日至27日率团赴马来西亚与美方举行经贸磋商。
操作策略
沪指再创十年新高,日线级别见顶信号消失。沪指短期可能会出现新的顶部钝化,但级别比较小;如果顶部钝化消失,则波段趋势上就不具备继续看空的理由。
与沪指不同,深成指和创业板指从短期来看,完全没有出现新的顶部钝化迹象,更像技术分析中 “浪型结构里的 ABC 结构的B浪反弹”—— 即这一轮上涨更偏向于前期下跌后的阶段性反弹,而非新的趋势性上涨。两者走势不一致导致市场缺乏明确的统一方向,这种走势也成为当前市场需要 “相对谨慎” 的核心原因之一。
当市场下跌时,你轻易的将好东西打折变卖,但是一旦市场向上,再想买回来,难之又难。市场波动本质是人性弱点的放大器,真正的价值积累,往往发生在压力测试之后。建议短期选择有事件驱动和业绩改善预期的板块,后市可以逢低航天强国,算力链,低估值的煤炭油气等方向。
全会的四大看点,科技自立自强&提振消费&国防安全&新型能源
背景: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
在此基础上再奋斗五年,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华社)
此次关于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全会公报主要有以下增量表述。
第一,将科技自立自强摆在了十五五社会发展目标首要位置,科技自立自强将成为十五五规划最大的增量。
第二,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强调“智能化、绿色化”,新增强调“航天强国”。
第三,在绿色发展部分,“碳达峰”重新回归。
从市场行情中长期主线来看,无论是11-15年的地产链、16-20年的大消费,还是21-25年的硬科技,中长期能达成占优制胜的行业,也和五年规划的重要部署密切相关:
(1)“十二五”规划阶段(2011-2015年):成长与价值的交替,城镇化与消费升级驱动。成长驱动型与深度价值型交替占优。宏观经济视角,中国正处于城镇化与投资拉动的黄金期,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6.2%一路飙升至2015年的56.1%,催生了庞大的基建与消费需求。这使深度价值型中的金融、地产等板块受益。
(2)“十三五”规划阶段(2016-2020年):成长驱动型资产全面领跑,标志着移动互联网与新经济崛起的黄金时代。宏观上,经济增速换挡叠加结构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2020年达到54.5%。产业上,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网民规模从2015年的6.88亿跃升至2020年的9.89亿,催生了庞大的电商、社交、本地生活等新经济业态。
(3)“十四五”规划阶段(2021-2025年):科技引领强势崛起,硬科技与自主可控主导。科技引领型实现了惊人的超越和领跑。宏观与产业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外部技术竞争压力倒逼内部“科技自立自强”。在人工智能领域,以DeepSeek为代表的国产大模型弯道超车。这些硬科技产业的爆发,使得科技引领型资产的表现远远甩开了此前盛行的成长驱动与深度价值型。
目前,A股市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市值达到36万亿元,相关上市公司占A股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的四成左右。从细分领域分布来看,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六大行业是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电力设备、基础化工,大部分属于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
核心观点:
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重视航天产业投资机会。本次四中全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中新增“航天强国”。航天产业涉及到众多产业生态,可以有效的带动通信、能源、电信等产业的发展。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航天产业有望从传统国防产业走向大众。从商业星座角度,两大商业卫星星座密集发射。10月16日与17日,国网工程与千帆星座分别发射卫星,上海垣信也在进行融资,产业步入加速阶段。从商业火箭角度,多家商业火箭公司已经开始辅导上市。目前我国共有5家商业火箭企业进行IPO辅导备案(星际荣耀、蓝箭航天、中科宇航、天兵科技、星河动力)。
商业航天:四中全会新增“航天强国”。
全球AI算力共振,重视算力自主可控
背景:
①AMD与OpenAI战略合作,算力基建持续注入确定性
10月6日,OpenAI表示与AMD达成一项战略合作,将部署6GWAMDGPU算力,使用AMDInstinct系列GPU为其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提供支持,随着算力部署规模的扩大和其他条件的满足,OpenAI可通过行权获得AMD约10%的股权。首批合作将从1 GWAMDInstinct MI450 GPU系列和机架式AI解决方案开始,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部署,并将延伸至未来几代产品。
②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核心观点:坚定看好“光、液冷、国产算力”三条主线
AI 硬件四大核心领域 ——光模块、PCB、液冷、电源中,液冷之所以被定义为 “赔率最大” 的方向,核心在于其具备其他三者难以复制的 “渗透率 + 单机价值量”的“双重增长逻辑”,这种 “需求刚性 + 场景新增” 的属性,决定了液冷的增长弹性远超其他硬件领域。
风险提示:5G建设不及预期、AI发展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
南热北寒需求旺季衔接,重视供需双强下煤炭机会
行业观点:
①煤炭板块,当前煤炭供需均出利好,煤炭价格周内连续跳涨,截至10月17日秦港Q5500报价748元/吨,环比上涨43元/吨,煤炭板块价格也开始提升。
投资逻辑:本次煤价确立政策底部,为煤炭企业确立盈利底,对于高分红比例的标的,其业绩有了下限保证,股息率也有保障,高股息企业有望得到估值提升。
②电力板块,国资委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将“稳电价”与“稳煤价”并列为核心议题,强调“坚决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随着降息落地,电力尤其是制造业用电需求有望继续攀升。
③“三桶油”:油价下行期业绩韧性凸显,体现穿越周期属性。2025H1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25H1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5.2%、-39.8%、-12.8%,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当期业绩水平高于历史油价水平接近时期。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剧、油价面临大幅波动的背景下,“三桶油”将继续加强增储上产,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25年油气当量产量计划分别增长1.6%、1.5%、5.9%。“三桶油”通过持续的增量降本工作,有望实现穿越油价周期的长期成长,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参考:
招商证券 张夏 郭佳宜-政策专题:四中全会公报有哪些要点?可能对市场有哪些影响?-251023
招商证券 王超-国防军工行业四中全会公报点评: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强新质战斗力建设-251023
中信建投 黄文涛 刘天宇-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体会:新质领航,奋进“十五五”-251023
浙商证券 张建民 王逢节 徐菲-通信行业2025年四季度策略:关注三季报及产业核心变化机会-251019
国信证券 袁文翀 张宇凡-通信行业专题报告:数据中心互联技术专题五,液冷—智算中心散热核心技术-250929
开源证券 蒋颖-通信行业周报:全球AI算力共振,重视算力自主可控-251012
招商证券 史晋星 杨献宇 闫哲坤-英华特-301272-主业拐点已现,数据中心打开增量空间-251021
光大证券 赵乃迪 蔡嘉豪 王礼沫-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24期:坚定看好“三桶油”油价韧性,静待天然气消费旺季来临-251019
方正证券 金宁 韩笑-煤炭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南热北寒需求旺季衔接,重视供需双强下煤炭机会-251018
湘财证券 仇华-“十五五”与碳达峰之一,碳达峰行业梳理:“碳达峰”将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产业低碳化和技术创新-251023
免责声明:
本文由投资顾问 权卫(执业资格证号:A1290623040002) 相健(执业资格证号:A1290622030005)屈长江(执业资格证号:A1290622120009)朱显东(执业资格证号:A1290624020001)祁海波(执业资格证号:A1290623050006)蒋姗姗(执业资格证号:A1290619050001)黄加宝(执业资格号:A1290621010001)进行编辑整理,仅代表个人观点,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您投资的依据,您须独立作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深圳市国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是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公司,组织机构代码统一信用码为914403007634715216。
本报告由国诚投顾投研团队整理,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市场公开消息和数据整理,本公司对报告内容(含公开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不做任何陈述和保证。本公司已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报告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反映撰写者在报告发出当日的设想、见解和分析方法应仅供参考。同时,本公司可发布其他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结论有所不同的报告。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交易买卖指令或买卖出价,投资者应自主进行投资决策,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或作者无关,自行承担风险,本公司和作者不因此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来源:消费一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