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2+512GB 版本直降 300 元,2899 元就能到手!”10 月 24 日上午,雷军的微博刚发出,数码圈瞬间炸开锅。距离 Redmi K90 系列发布会结束还不到 12 小时,这款起售价 2599 元的机型就紧急调整价格,而 “内存涨价实在太多” 的
“12+512GB 版本直降 300 元,2899 元就能到手!”10 月 24 日上午,雷军的微博刚发出,数码圈瞬间炸开锅。距离 Redmi K90 系列发布会结束还不到 12 小时,这款起售价 2599 元的机型就紧急调整价格,而 “内存涨价实在太多” 的解释,让原本争论不休的定价争议,突然转向了对行业成本的讨论。
10 月 23 日晚的发布会上,Redmi K90 的价格表刚亮出,评论区就分成了两派。12GB+256GB 版本 2599 元的起售价收获一片叫好 —— 毕竟骁龙 8 至尊版芯片、7100mAh 电池、2.5X 长焦镜头这些配置,放在同价位几乎找不到对手。但当 12GB+512GB 版本 3199 元的定价出现时,质疑声立刻冒了出来:“同价能买 16GB+256GB,多花 300 元只加存储?”“去年 K80 同存储才 2799 元,这涨得有点猛”。
这种争议在深夜达到顶峰,甚至有数码博主整理出 “存储成本明细”,质疑 Redmi “借内存涨价抬价”。就在舆论发酵之际,卢伟冰率先发声打破沉默:“看到了大家的评论,上游成本压力真实存在,但我们选择向用户期待靠拢。” 几小时后,雷军的回应跟进,直接给出解决方案:首销月降价 300 元,把最受关注的大存储版本拉到 2899 元。
“这波反应速度够快”,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本来纠结要不要等双十一,现在直接下单了”。而降价后,12GB+512GB 与 16GB+256GB 版本同价的设定,也被解读为 “精准匹配不同需求”—— 前者适合存大量照片视频的用户,后者则满足追求运行内存的游戏玩家。
雷军口中的 “内存涨价”,并非借口而是全行业的难题。数码博主 “数码闲聊站” 爆料,今年下半年消费级存储芯片价格持续飙升,DDR5 内存模组涨幅超 40%,NAND Flash 闪存价格也涨了近 30%,且还在持续加剧。小米最新财报也印证了这一点:第二季度智能手机毛利率从 12.1% 降至 11.5%,卢伟冰在财报会上明确提到 “存储器涨价是主要原因”。
对于 Redmi K90 来说,存储成本的压力尤为明显。作为主打 “大存储起步” 的机型,其全系最低配就是 12GB+256GB,比行业主流的 8GB+128GB 高出两个档位。以 12GB+512GB 版本为例,仅存储芯片的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近 200 元,再叠加骁龙 8 至尊版芯片、IP68 防水、7100mAh 大电池等硬件升级,初始定价 3199 元其实已算克制。
“不是不想定低价,是实在顶不住成本”,一位接近 Redmi 的供应链人士透露,“现在存储芯片厂商都在优先供应服务器端,消费级产能收紧,价格短期内降不下来”。这也解释了为何卢伟冰强调 “首销月降价”—— 既通过短期让利安抚用户情绪,又为后续可能的成本波动预留空间。
降价后,K90 的性价比争议终于平息,不少数码博主连夜做了配置对比,结论出奇一致:“同价位找不到对手”。
在核心配置上,K90 标准版搭载的骁龙 8 至尊版处理器,与上代 K80 Pro 同款,Geekbench 6 单核跑分超 3000 分,玩《原神》能稳定 60 帧,性能堪比 4000 元档旗舰。续航更是 “杀手锏”:7100mAh 的小米金沙江电池,比多数竞品多 1000mAh 以上,实测连续刷视频 12 小时还有余电,配合 100W 快充,45 分钟就能充满。
影像上的升级也很实在,K 系列标准版首次加入 2.5X 黄金长焦镜头,拍人像时能自然虚化背景,解决了前代 “拍人模糊” 的痛点。加上 3500 尼特超级阳光屏、3D 超声波指纹、IP68 防水等旗舰配置,2899 元的价格确实做到了 “中端价买旗舰体验”。
更有意思的是与小米 17 的对比:两者核心性能差距不足 5%,但 K90 便宜 2000 元,还多了 1100mAh 电池和 2.5X 长焦。有刚退掉小米 17 的用户算过一笔账:“省下来的钱能再买个平板,性价比太香了”。
K90 的定价风波,本质上是消费电子行业成本上涨与用户性价比期待的碰撞。今年以来,不仅存储芯片涨价,屏幕、电池等元器件价格也有不同幅度上涨,不少厂商选择 “减配保价”,比如砍掉防水功能、缩减内存规格,但 Redmi 却反其道而行之 —— 既加配置又降价。
“这是一场冒险的平衡术”,行业分析师指出,“Redmi 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性价比,即便成本上涨,也不敢轻易打破用户的价格预期。降价 300 元虽然会压缩利润,但能保住市场份额,这笔账很划算”。从市场反应看,调价后 K90 在京东的预约量半天内涨了 50%,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而雷军的亲自回应,更被解读为 “稳定军心” 的信号。在微博评论区,他没有回避成本压力,也没有夸大产品优势,只用 “希望大家理解这份诚意” 收尾,反而赢得了更多好感。有网友说得实在:“知道涨价原因,又看到实际让利,比藏着掖着强多了”。
眼下,K90 的首销即将开启,2899 元的 12+512GB 版本成了最受期待的爆款。这场定价风波或许能给行业提个醒:在成本上涨的大背景下,与其玩 “定价套路”,不如像 Redmi 这样 —— 坦诚沟通,适度让利,毕竟用户要的从来不是 “最低价”,而是 “值不值” 的踏实感。
来源:弗雷尔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