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ness: 英镑在通胀、增长担忧与央行分歧中承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4 17:57 2

摘要:于10月22日发布的英国2025年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年度通胀率出人意料地维持在3.8%的水平,与市场普遍预期的4.0%相悖。这似乎是个积极信号,暗示通胀可能已在低于英国央行(BoE)预期的水平见顶。这已是该数据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在同一水平,也

于10月22日发布的英国2025年9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年度通胀率出人意料地维持在3.8%的水平,与市场普遍预期的4.0%相悖。这似乎是个积极信号,暗示通胀可能已在低于英国央行(BoE)预期的水平见顶。这已是该数据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在同一水平,也是自2024年1月以来的最高联合记录。

魔鬼在细节:顽固的服务业通胀vs缓和的商品价格

本次通胀报告的核心在于其内部结构的分化。3.8%的整体通胀率之所以保持不变,是源于不同组成部分之间压力的相互抵消。一方面,食品价格通胀的放缓(从8月的5.1%降至4.5%)以及娱乐和文化价格的下行压力,为整体数据带来了缓和。但另一方面,运输成本,特别是汽车燃料价格的上涨,则构成了主要的上行推力。

对于英国央行而言,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数据点是服务业CPI通胀率。该指标在9月份依然顽固地维持在4.7%的高位,与上月持平。服务业通胀被央行视为衡量本土通胀压力的更佳指标,因为它主要由国内薪资增长驱动,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尽管劳动力市场已出现降温迹象,但该数据未能如期回落,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隐忧。

与此同时,剔除了波动性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其粘性同样显而易见,仅从3.6%微降至3.5%。这种缓慢的下降速度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于潜在价格压力正在变得根深蒂固的看法。

英国央行的政策悖论

这份数据将英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委员会(MPC)置于一个典型的“滞胀式”困境之中。一方面,持续高企的服务业通胀和仍然强劲的薪资增长,强烈反对任何过早的降息举措。在当前节点降息,可能会导致通胀预期失控,使国内价格压力固化。

然而,另一方面,一系列数据(将在第二部分详述)正清晰地指向一个迅速走弱的经济体。在经济已然脆弱的背景下,将利率维持限制性水平,可能会将经济推向更深的衰退。

市场对这份低于预期的总体CPI数据的反应是即时且明确的。数据公布后,英镑汇率走弱,英国政府债券(Gilt)收益率下跌,交易员们加大了对英国央行在年底前降息的押注。英国隔夜指数掉期(OIS)市场目前已计入12月前降息17个基点的预期,高于数据发布前的10个基点。

这突出表明,市场目前更关注数据对未来增长的负面影响,而非其对通胀的正面信号。这种价格行为本身就揭示了一个深层次的判断:市场认为英国经济的下行风险已超过通胀风险,并预期央行最终将被迫优先考虑经济增长。

贝利行长冷静的长期视角

结合英国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Andrew Bailey)近期的言论,他在10月18日和21日的讲话中,展现了一位央行行长对超越短期通胀数据的深层结构性问题的忧虑。贝利明确指出,过去15年,英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已从大约2.5%下降至1.5%左右,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率增长疲软。这一结构性变化使得宏观政策的制定变得异常困难,因为一个增长放缓的经济体能够承担的债务更少,且在引发通胀之前所能达到的增长上限也更低。

此外,他还对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潜在风险发出了警告,将当前的私人信贷市场与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进行了类比。这表明央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关注度正在提升,这种审慎态度可能会使其在采取激进的政策行动时更加犹豫。

将这些更宏大的背景纳入考量,我们可以推断,英国央行的决策不仅取决于最新的CPI数据,更是在一个结构性疲软的国内经济和风险更高的全球环境中进行艰难的权衡。

压力下的英国消费者

英国经济的脆弱性,最直接地体现在作为其主要增长引擎的消费者身上。

首先,来自英国工业联合会(CBI)的9月份分销贸易调查报告显示,零售销量已连续第十二个月下滑。销售差额为-29%,且零售商预计10月份的下滑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预期为-36%)。作为备受推崇的领先指标,长达一年的持续萎缩表明零售业正深陷于持久的需求疲软之中。

其次,英国零售商协会(BRC) 发布的零售销售监测报告也印证了这一趋势。9月份的年度零售销售额增长率从8月份的2.9%减速至2%。

降温的劳动力市场

消费的疲软是劳动力市场降温的直接后果。尽管尚未陷入危机,但其下行趋势已十分明显。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的数据显示,失业率已攀升至四年来的高点4.8%。

虽然4.7%的常规薪资增长率依然稳健,但已从早前的高点逐步回落。

尽管薪资增4.7%超过了通胀率3.8%,带来了理论上的正实际薪资增长,但这并未转化为实际的消费行为。

这种脱节背后,是消费者行为模式的深刻变化。他们并非基于边际的实际收入增长来做决策,而是被过去累积的高通胀所带来的“价格冲击感”(sticker shock) 对未来财政预算可能增税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就业市场降温的担忧所驱动。

因此,消费者选择将微薄的实际收入增长作为抵御不确定性的缓冲储蓄,而非用于消费。

此外,分析英国当前的经济困境时,不能忽视一个并行存在的问题:这不仅是一场“生活成本危机”,也是一场“商业成本危机”。多份商业调查报告均指出,雇主国民保险缴款(NICs)的增加、国民最低生活工资的上调以及高昂的商业税负,已成为零售和分销等行业面临的沉重负担。这些政策性成本压力正在挤压企业利润。

为了应对,企业只有三种选择:吸收成本(从而减少投资)、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加剧通胀),或削减员工数量(从而削弱劳动力市场)。

现有数据表明,这三种情况正在同时发生:企业投资意愿低迷,成本转嫁现象普遍,招聘活动放缓。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旨在增加财政收入或提高工资的政府政策,在无意中加剧了英国央行正努力应对的滞胀环境,使得英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难度大大增加。

GBPUSD虽一度跌破双均线,但随后回到关键水平1.3350附近。价格持续在此区域盘整,结构未出现明显变化,显示整理可能延续。若重回1.3350上方,价格或将反弹试探1.3425阻力位。相反,若进一步跌破1.3350,价格可能回落至下方支撑1.3275。

综合以上分析,英镑的未来轨迹正悬于一线。

需要监控的关键路标

1.英国零售销售数据(10月24日):这是最直接的焦点。若数据差于预期,将证实消费者疲软的叙事,加大英国央行的降息压力,并可能对英镑构成拖累。一个意外的积极数据会带来短暂的提振,但可能不足以改变宏观大局。

2.美联储议息会议(10月29日):对英镑/美元而言,这次会议的重要性可能超过英国自身的任何数据。市场已普遍预期降息25个基点。关键在于会后声明和鲍威尔的新闻发布会。若其言论确认鸽派转向,可能削弱美元,从而支撑英镑/美元。任何犹豫或鹰派的意外言论,都将对该货币对构成重大利空。

3.英国央行议息会议(11月):尽管降息并非市场基准情景,但市场将密切关注货币政策委员会在声明措辞上的任何转变。如果央行更明确地承认经济增长面临的风险,将被视为鸽派信号,利空英镑。反之,如果继续强硬地聚焦于服务业通胀,虽然可能暂时支撑英镑,但若经济持续恶化,这种立场可能被市场解读为政策失误。

4.英国秋季财政预算案(11月26日):正如零售业调查所反映的,财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即将公布的预算案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压抑市场情绪。若宣布大幅增税,可能会进一步打击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对英镑构成中期压力。相反,一份有利于增长和投资的预算案则可能为英镑注入活力。

编辑:雪云

来源:陕西法制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