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1日,全球影像领域龙头豪洛捷(Hologic)正式官宣,接受黑石集团与TPG的联合收购,交易估值最高达183亿美元(约1304亿人民币)。
文章来源:器械之友,未经械友授权不得转载
前几日,一场巨大的收购案震动了整个医械行业... ...
10月21日,全球影像领域龙头豪洛捷(Hologic)正式官宣,接受黑石集团与TPG的联合收购,交易估值最高达183亿美元(约1304亿人民币)。
这场从"拒绝"到"接受"的千亿博弈,不仅让行业看到了头部械企的价值底气,更揭开了2025年全球医械格局重构的序幕。
5个月博弈终落定:1300亿买下"女性健康巨头"
这收购案,其实早有伏笔。今年5月,黑石与TPG曾以160亿美元(约1140亿人民币)的报价接触豪洛捷,却遭到后者拒绝。时隔5个月,双方最终敲定的价格较此前上涨14%,较豪洛捷5月23日的收盘价更是溢价约46%,足见其核心价值的吸引力。
此次交易的报价结构暗藏玄机:每股76美元的现金收购基础上,还附加了最高3美元的或有价值权(CVR),分两次根据2026-2027年乳房健康业务的收入目标发放。这种设计既保障了股东的即时收益,也为私募资本锁定了未来增长空间。
目前,花旗、美国银行等多家机构已提供债务融资承诺,阿布扎比投资局、GIC等主权基金也参与了少数股权投资,交易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完成后豪洛捷将从纳斯达克退市,但总部和品牌仍将保留。
能撑起千亿估值的,是豪洛捷深耕多年的技术护城河。
这家成立于1985年的企业,核心业务聚焦医疗影像、诊断及女性健康解决方案,其Selenia Dimensions数字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NovaSure®诺舒子宫内膜去除系统等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比多超50%。
即便2025年第三季度乳腺健康业务同比下滑5.1%,但其诊断业务(4.489亿美元,+1.8%)与妇科手术业务(1.784亿美元,+7.1%)仍保持增长,总营收达10.238亿美元,在2025全球医疗器械公司百强榜中位列第31位。
对豪洛捷而言,这场收购更像是"轻装上阵"的选择。私募资本的注入不仅能帮其摆脱短期业绩压力,更能通过资源整合加速全球扩张。
巨头集体"动刀":分拆、出售成2025主旋律
豪洛捷的千亿交易并非孤例。进入2025年,全球医械龙头的战略调整密集得惊人,分拆与出售已然成为行业关键词。
已官宣的重磅动作
待证实的行业传闻
•西门子医疗:正与黑石、KKR等私募谈判,拟出售诊断部门,估值或超60亿欧元(约500亿人民币),同时考虑拆分西门子医疗的大部分控股股份。
•GE医疗:探索出售中国子公司部分股权,潜在估值达数十亿美元,中国市场的战略重构引业内关注。
BTIG分析师指出,豪洛捷交易是2025年医械领域第五大私募收购案,也是规模最大的一笔。
这背后,是行业逻辑的深刻转变:早年巨头分拆多为剥离非医疗业务(如GE拆分医疗独立上市),如今则转向"锁定高利润、聚焦核心"。
强生分拆骨科后将专注肿瘤、神经科学等六大增长领域,美敦力剥离糖尿病业务意在集中资源于优势板块,均是这一逻辑的体现。格局重塑:资本狂欢下的行业新机遇
这场巨头主导的"大洗牌",本质是资本逻辑与产业逻辑的深度共振。
从资本端看,私募对医械赛道的热情持续高涨。TPG联席管理合伙人John Schilling博士直言,投资医疗创新是TPG的核心重点,豪洛捷这样的企业正是优质标的。
对私募而言,通过收购整合医械企业,既能借助其技术壁垒实现增值,也能通过优化运营提升效率,最终在未来重新上市时获得超额回报。
从产业端看,调整是应对竞争的必然选择。随着技术迭代加速,聚焦单一赛道的专业化企业更易突破创新瓶颈。
强生分拆后的DePuy Synthes将成为全球最大骨科专业公司,美敦力分拆的糖尿病业务也能更灵活地响应市场需求。这种"大而全"到"专而精"的转变,正在重构行业竞争规则。
对国内医械人而言,这场全球调整暗藏机遇:巨头分拆可能释放技术合作机会,私募主导的整合或带来渠道重构空间,而女性健康、骨科、诊断等细分赛道的价值凸显,更值得本土企业重点布局。
正如分析师所言,私募入主未必是终点,反而可能成为企业"变强再上市"的跳板。2025年的这场行业排位赛,才刚刚拉开序幕。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中对官方政策的相关解读,仅代表本平台观点,内容以官方文件为准。
械友医疗
医院各科室设备、耗材清单汇总,找产品、对需求,来械友医疗,助你抢占医械市场新机遇!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