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北京园科院把直播镜头对准实验室,一盆仙客来被连根拔起,球根只露三分之一,弹幕瞬间刷屏:原来我们一直把整颗球埋土里,难怪烂根率飙到60%。
“刚买回家的绿萝三天就蔫,90%是换盆姿势错了。
”
9月23日,北京园科院把直播镜头对准实验室,一盆仙客来被连根拔起,球根只露三分之一,弹幕瞬间刷屏:原来我们一直把整颗球埋土里,难怪烂根率飙到60%。
镜头一转,研究员往土里撒了一把黑粉,标注“5%生物炭”。
两周后,同批换盆的植株越冬成活率高了35%。
评论区炸了:
“难怪去年冬天全军覆没。
”
“生物炭拼多多9块9三斤,已下单。
”
多肉那边更卷。
韩国大神上线,修根后蘸硫磺粉,再喷伤口愈合剂,42%的成活率差距肉眼可见。
“以前晾两天,现在五分钟,懒人福音。
”
“麦饭石颗粒+红光补光灯,72小时内化水率降一半,宿舍党也能养胖肉。
”
月季区直接上黑科技。
David Austin秋季套装里塞了缓释肥+菌根菌,孕蕾提前15天,直播间小姐姐掐表:
“10月8日换盆,10月底见花苞,圣诞正好拍照。
”
“日本自动吸水盆卖断货,300%增速,手慢无。
”
也有人被泼冷水。
中国月季协会甩出根癌病3.0警告,必须Agro杀菌剂泡根,不然明年只剩空盆。
“药已加购,宁可信其有。
”
“旧土别乱倒,新规要高温消毒,太阳能消毒袋9块9,邻居大妈都在用。
”
最贴心的是中央气象台联手花协推出的“换盆指数预报”。
“明天指数五颗星,湿度、温度、日照全绿灯,请假回家换盆。
”
“后天指数两颗,雨天+降温,乖乖上班。
”
一句话总结:秋天不换盆,冬天徒伤悲;换盆不按新套路,照样收空盆。
网友跟帖:
“去年十月把仙客来埋得只剩叶子,三天就黑梗,现在才知道球要露脸。
”
“硫磺粉+红光已安排,坐等肉圆。
”
“换盆指数小程序码谁有?
求扫。
”
来源:海边捡蟹的采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