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年在部队,战友们用生命守护国土,今天我想把这段历史讲给你们听,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近日,在邹平市黄山街道“红色宣讲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现场,退役军人鲍长城声音铿锵,向台下稚嫩的面庞讲述部队生活的锤炼与成长。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正是对街道创新宣讲
“当年在部队,战友们用生命守护国土,今天我想把这段历史讲给你们听,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近日,在邹平市黄山街道“红色宣讲进校园”主题宣讲活动现场,退役军人鲍长城声音铿锵,向台下稚嫩的面庞讲述部队生活的锤炼与成长。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和热烈的掌声,正是对街道创新宣讲形式、让正能量浸润群众生活的最佳印证。
邹平市黄山街道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落脚点,不断探索理论宣讲的多元路径,通过建强宣讲队伍、拓展宣讲阵地、创新内容形式,打造出一系列“有温度、有新意、有共鸣”的宣讲品牌,推动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青春宣讲,让理论“燃”起来
“年前我刚到社区时,面对居民的家长里短也曾手足无措。直到我们社区书记对我说,不要怕犯错,年轻同志就要勇于尝试,基层工作就是要把大家的心焐热。这句话点醒了我——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岗位职责,更是千家万户的信任。”在“实干筑梦·青春飞扬”宣讲比赛中,社区工作者刘丹的分享引发了全场深思。
告别“模式化”宣讲,这场青春宣讲不设讲稿、不念文件。青年干部们围绕“立足本职、干事创业”主题,畅谈奋斗感悟:有人讲述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如何通过三个月的耐心沟通,化解邻里间长达十年的心结......这些带着露珠、沾着泥土的一线故事,让宏大叙事变得可亲可感。刚刚入职的黄文飒感动地说:“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我也要像他们一样!”
童心宣讲,让榜样“活”起来
“我原本以为英雄都很遥远,直到了解了邓稼先爷爷的故事。原来,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了不起!”在街道“我是祖国明星宣讲员”活动现场,12岁的王辛竹用清澈而坚定的声音讲述着心中的榜样。
这番来自孩子的真挚感悟,正是街道“童声讲理”育人工程的生动缩影。在这里,理论宣讲跳出了传统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线下,宣讲团的老师们带领孩子们走进社区,用童言稚语传递对英雄的深切敬意;线上,由学生参与配音的原创动画,则让榜样故事在“云端”广泛传播。
品牌活动的带动效应持续扩大,除“我是祖国明星宣讲员”外,童心宣讲的清新之风早已吹遍各个社区:黄西社区连续举办“好声音”朗诵会,让孩子们在致敬“八一”中传承红色基因;林苑社区成立的“红领巾宣讲团”,则鼓励孩子们用质朴语言“礼赞家园”,讲述从国家发展到身边暖心的多元故事。这些各具特色的平台,共同构成了街道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生动实践。
“这不仅是一次讲述,更是一粒种子,”月河社区党总支书记韩晓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语言,让红色基因、科学精神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一位家长欣慰地反馈:“我家孩子看完于敏爷爷的动画后,主动去查资料,还立志要成为像他那样的科学家!”
文艺赋能,让政策“暖”起来
“移风易俗不是这也不让办、那也不让搞,而是要帮大家把辛苦钱花在刀刃上,让幸福生活更有内涵!”广场舞大赛的舞台上,一段宣传移风易俗的快板节目用接地气的方言、生活化的比喻,把政策讲成了邻里间的知心话,引得观众掌声连连。
舞台旁的政策咨询区同样热闹。志愿者们用拉家常的方式,把防范诈骗知识编成顺口溜,将医保政策转化成明白账。刚咨询完养老政策的沈艳春笑着说:“这么一说我就懂了,这些政策都是为咱们老百姓着想!”
从青春奋斗的铿锵宣言,到童心向党的纯净之声,再到民间文艺的生动演绎,黄山街道通过多层次、立体化的宣讲矩阵,成功打破了理论宣讲的“距离感”。
通讯员 任潇 报道
来源:邹平融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