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学那会儿,每个班总有那么一个交死党,人缘好到爆炸,老师喜欢,同学拥护,不管干啥都一堆人捧场。但只有你,作为他后桌那个没事就爱瞎琢磨的,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你发现他最近几次模拟考的数学成绩,正在以一种非常微妙的姿态,缓缓下滑。虽然总分因为语文英语超常发挥,看着还
上学那会儿,每个班总有那么一个交死党,人缘好到爆炸,老师喜欢,同学拥护,不管干啥都一堆人捧场。但只有你,作为他后桌那个没事就爱瞎琢磨的,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你发现他最近几次模拟考的数学成绩,正在以一种非常微妙的姿态,缓缓下滑。虽然总分因为语文英语超常发挥,看着还挺光鲜,但那道代表硬实力的数学大题,他已经解不出来了。
这种感觉,就跟今天我们聊的古井贡酒一模一样。
乍一看,古井贡酒,浓香型白酒里的老炮儿,根正苗红,江湖地位摆在那。股价156块2毛4,一天下来跌了1.05%,成交了3.63个亿,换手率0.57%。这些数字单独看,平平无奇,就像那个交际花同学日常拿到的“中上”分数,不扎眼,甚至有点乏味。
但你把钱的流向扒开一看,故事就开始变得魔幻了。主力资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佬们,揣着1689万,头也不回地跑了,占了总成交额的4.65%。游资,那些市场上最贼的投机客,也跟着溜了848万。钱都去哪儿了?答案是流进了散户的口袋,不,是散户用真金白银接住了大佬们扔下的筹码,净流入了2537万。
这个画面翻译过来就是:前排的几个大哥使了个眼色,不动声色地从酒席上开溜了,留下后排一大桌子兄弟,还在兴高采烈地“加一个,满上”。
这事儿就挺秃然的。一般来说,一个公司要是真那么好,大佬们应该是往里冲,而不是往外跑。可你看机构评级,又会陷入更深的迷思。最近90天,足足30家机构给它做了评测,25家喊着“买买买”,5家说着“可以加”,愣是没一个敢说“快跑”的。机构们给出的目标均价是212块9毛4,对比现在156块的价格,那简直是星辰大海,是“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的现实版。
一边是研究员们在报告里写着诗和远方,一边是真金白银在市场上演着敦刻尔克。你说这拧不拧巴?
更拧巴的还在财报里。2025年的中报,像一份精心修饰过的体检报告。全年主营收入138.8亿,同比上升0.54%。归母净利润36.62亿,同比上升2.49%。听上去是不是像那么回事?稳中有进,岁月静好。就像那个交际花同学,总分依然坚挺,甚至还进步了一点点。
可你单拎出第二季度一看,我勒个去,画风突变。单季度主营收入直接干掉了14.2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也跟着跳水11.63%。这根本不是微妙的下滑,这是直接从楼梯上滚下来了。全年业绩那点微不足道的增长,全靠第一季度死撑。这不就是典型的偏科生,靠一门课的满分,硬是把另一门不及格的成绩给拉到了平均线以上么?
所以问题来了,第二季度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整个白酒行业都在裸泳,还是只有古井贡酒的裤衩被冲走了?这背后是消费降级的大环境,还是公司内部的渠道动销出了问题?财报没细说,但市场上的钱已经做出了选择。大佬们看到的,可能就是这份光鲜总分下的巨大裂痕。
你再看几个细节。毛利率79.87%,高得吓人,说明卖酒这事儿本身还是血赚。但投资收益是负的1729万,财务费用是负的3.16亿,这说明公司账上趴着巨额现金,多到利息收入都成了一笔巨款,但对外投资的眼光,似乎不怎么样。这像不像那个交际花同学,人缘好,零花钱多到花不完,但拿钱去炒股,结果亏得一塌糊涂?
再看融资融券数据。融资盘净买入了940万,说明有人借钱看多。但这个数额,对比主力流出的1689万,显得有点不够看。就像你想用一个水瓢,去填一个正在漏水的浴缸。而融券余额只有区区550万,说明市场上看空的力量也并不算强大。
综合起来,古井贡酒现在就处在一个极其尴尬的十字路口。
它的基本面,也就是它的“人设”,依然光辉。它是名酒,有品牌,有历史,毛利高得像印钞机,账上现金多到可以产生巨额利息,还有一大帮机构在屁股后面摇旗呐喊,告诉你它的未来价值212块。
但它的“行为”,也就是资金流和季度业绩,却在疯狂打脸。主力在跑,散户在冲,最关键的第二季度增长引擎直接熄火,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
这就是典型的“叙事与现实的脱节”。
机构们买的是“叙事”,是古井贡酒作为白酒龙头的长期价值,是“中国年,喝古井”这个深入人心的品牌故事。他们赌的是第二季度的下滑只是一个小意外,是前进路上的一个小颠簸,未来一定会王者归来。
而市场上的主力资金,可能更看重“现实”。他们看到的是实打实的业绩滑坡,是宏观环境下消费力的疲软,是真金白银撤退的信号。他们选择用脚投票,先离场观望,把风险留给别人。
至于散户们,他们往往是在“叙事”和“现实”的夹缝中,被各种信息洪流裹挟着前行。看到机构高喊212,就觉得捡到了便宜;看到股价下跌,就以为是黄金坑。却很少有人会去拆开那份财报,看看第二季度的水温到底有多凉。
所以你看,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非黑即白。一家公司,可以同时是“绩优股”和“下跌股”,可以是“机构的宠儿”和“主力的弃儿”。一切都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角度,以及你选择相信什么。
就像那个数学成绩下滑的交际花同学,他最后可能靠着艺术特长生的身份进了名校,也可能因为数学的短板在高考中折戟。在你揭开谜底之前,所有的判断都只是一种概率游戏。而在这场游戏中,大佬们永远跑在最前面,散户们永远在为故事买单。
毕竟,K线上下翻飞,只有兜里的钢镚才是永恒的。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来源:皮孩战士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