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那以后,家里像被按了暂停键,很多事没人催着做,节奏全乱了。作为家里年纪最大的那个,这些年我一点点把散乱的生活拉成线,慢慢让家继续转下去。不是英雄,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办法,就是把事儿分清楚、写清楚、传清楚,步骤一步接一步。
家里自从没有了父母,声音就少了两种:一句早安和一句嘱咐。
从那以后,家里像被按了暂停键,很多事没人催着做,节奏全乱了。作为家里年纪最大的那个,这些年我一点点把散乱的生活拉成线,慢慢让家继续转下去。不是英雄,也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办法,就是把事儿分清楚、写清楚、传清楚,步骤一步接一步。
先说聚会这事儿。现在每年固定有几次大家必须见面的日子,不是搞排场那种,主要是吃顿饭、坐一下、把清明和父母忌日记进日历。大家心里都明白,那天有人会去墓地,也有人在家里点香。谁负责就订餐、安排顺序、把时间地点发群里。简单的规则一条:别弄得太复杂,也别让哪位亲人觉得被冷落。说着容易,做起来不简单——确认谁来谁不来、安排接送时间、把孩子或老人照顾好,这些都得有人耐心把每个人敲定好。
家人看起来都淡定,心里未必平。遇到这种情况,做老大的得多留心。别问些震天的事,只要常打电话、约个饭,看看生活有没有乱套。住远的发点家常照片,早安晚安随手一发,聊点碎事,这种“我还在”的感觉,比大道理管用。我有个弟弟,工作忙到几个月不回信息,最后我把他拉去吃了顿饭,聊了两小时,才知道他在处理父母遗留的事时几次崩溃。那顿饭把人拉回群体里,比一大堆安慰更实际。
钱的事儿不能糊涂。父母留下的存折、欠账、房产这些,必须把凭证、银行流水、合同、房产证什么的拍照上传到家里共享的云盘,做个清单。谁垫了葬礼钱、谁报销了机票,都记录清楚。有争议别私下暗算,开个家族会,把单子摆出来,大家一起算。人多了,讨论容易公正。必要时请公证,或者第三方见证,流程透明了,心里也就踏实了。钱不透明,亲情容易被猜疑吞噬,老大要把公开透明当底线。
办手续那一堆,别想当然。死亡证明、户口迁移、社保停发、养老金转移、房产过户,一个不漏。先列出必须办的几个证件,按顺序去跑。比如先去派出所开死亡证明,带上户口本和身份证去民政局登记,银行可能会要继承公证或法院判决书。别等到材料不全再折返,提前把清单发群里,谁负责哪个环节写明。分工明确的人,事情推进快;没人负责,工作就会卡壳。
丧事是最难捱的那段。安排告别、定墓地、选时间、通知亲友,细节多得让人头疼。先问父母生前有没有意思要尊重的,再没有就按家里习俗办。把行程和费用明细发群里,明确谁出钱谁负责现场,写个时间表贴在群里,谁的任务是什么都写清。葬礼结束不是完结,扫墓、祭奠、忌日的责任也要提前排好轮值,别临时凑人。还有把收据票据留好,报销要凭证,这样以后就不会闹得人心惶惶。
遗物分配往往比钱更难。老照片、家具、几件值钱的东西,别让人凭感觉先挑。方法能多想几个:把物品拍照列清单,估个大概价值,让大家按价值等量选择,或者轮流挑完再用现金补差额。把每件东西的去向写下来,大家签字或在群里确认,留个记录。这样做不是为了公平演出,而是为了以后别因为一只碗、一张照片把兄弟姐妹的关系掰裂。实在谈不拢,可以找公证处,或者请个中间人来做协调。
沟通渠道要搭好。建议保留三样东西:一个常用的家庭群聊、一个共享的云盘、一个纸质的账本。群里主要用来通知、确认,云盘放着证件和清单,纸质账本用来做最终签字确认。每次大事决定都留证据,避免以后出现“我没收到”“我不知道”的情况。别把决定全压在老大一个人身上,决定可以集中,但执行要分工,给每个人明确任务和最后期限。这样信息走得清楚,大家参与感也强。
家人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孩子、工作和城市都会影响参与度。老大要学会分清“暂时抽不开身”和“完全缺席”。很多人是真抽不开手,这种情况下可以授权委托、远程投票,或者把需要签字的事情先拍照发群里,等人再补签。关键是把过程透明,让每个人知道事情是怎么走的,知道自己被尊重。很多争端不是因为钱多少,而是因为有人觉得自己被排除在外。
做这些事,肯定会有人抱怨、有人逃避,也有人默默承担。老大的角色更像个桥梁,把信息贯通,让人参与,而不是把自己累死。做事别花里胡哨,规矩明白、记录完整、安排到位就够了。情绪可以表达,但别让情绪来决定流程和规则。
具体操作上,有些小招我觉得实用。比如把所有重要证件做两份数字备份,一份存在云盘,一份刻成U盘或打印一套放在保险柜里;把所有费用分为几类贴标签,谁垫的谁先记账,定期把账单发出来对账;开会要有会议纪要,谁说了啥、谁负责啥都写明,拍照留底。把这些流程像工作任务一样处理,会让大家觉得事情受控,不至于乱成一锅粥。
还有一些人情上的小活儿不能少。比如在节日或忌日,谁去祭扫、谁去带饭、谁去整理老物件,都提前排好。还有照顾老人家周围亲属的事,哪家孩子不能来、哪位老人需要接送,都提前说明。那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做得好,关系就稳;做不好,很容易激化矛盾。
那天我们又围坐在饭桌旁,话题从工作到小时候的饭菜味道,大家自然而然地拉回了那些零碎的记忆。有人翻出桌上的老照片,大家互相指着笑着说话。没什么隆重的结论,也没有煽情的台词,分了几项具体的任务,拍了张合影,然后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里。
来源:才高八斗饺子LLa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