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万豪酒店最近摊上事了。一对新人花38万办婚宴,一桌8888元,可吃的人直皱眉,菜不好吃就算了,海鲜贝壳里连肉都没有。结果有人去后厨探查,发现好多处理好的半成品菜,跟婚宴上的菜一模一样。更没想到的是,酒店非但不认错,还给那位消费者寄了律师函,要人家删视频道歉。
万豪酒店最近摊上事了。一对新人花38万办婚宴,一桌8888元,可吃的人直皱眉,菜不好吃就算了,海鲜贝壳里连肉都没有。结果有人去后厨探查,发现好多处理好的半成品菜,跟婚宴上的菜一模一样。更没想到的是,酒店非但不认错,还给那位消费者寄了律师函,要人家删视频道歉。
当事人说当时就震惊了,花这么多钱买的还是预制菜?按理说这么贵的酒店应该不会偷工减料,但事实摆在眼前,贝壳空壳、后厨证据链都指向预制菜。现在网上吵翻了天,有的说酒店太霸道,也有人说38万的婚宴菜品本来就这么回事,到底啥才叫值这个价?
西贝之前出了预制菜事情,态度还挺诚恳,可这家酒店直接上法庭手段。有网友翻出他们官网宣传,说什么食材新鲜现做,现在被戳穿了还硬撑。这种上纲上线的操作反而让人更怀疑,要是真没问题干嘛不让公开后厨?
38万在农村能盖一栋房子,在城里能买个车位,用来办婚宴确实够贵。现在人们越来越在意吃的健康和真实,连大品牌都敢耍心眼,以后还怎么相信商家的宣传?这事的关键点在于,到底多少预制菜算合理,酒店有没有提前告知?
博主拍到的后厨画面起了关键作用,不然光听消费者说没人信。这下酒店哑巴吃黄连了,预制菜不是不能用,但该明码标价啊。现在婚宴成了维权现场,双方各执一词,法院能不能给出个准儿说法?
有法律人士说商家走诉讼路线风险大,万一舆论反转更麻烦。毕竟现在消费者维权意识强,自媒体传播快,打官司可能越告越糟。但酒店要是低头承认预制菜,那品牌溢价就垮了,毕竟8888元每桌的标签就是品质保障。
有些老吃客说了,高端餐饮早不用全手工了,中央厨房备货很正常,关键是价格和质量得对等。那对新人花这么多钱图的是面子和仪式感,结果吃到空贝壳,心里肯定窝火。但追究责任时,婚宴合同上有写清楚菜品要求吗?
事情曝出来一周了也没个结果,更多人开始翻旧账,原来好多酒店都用半成品,只是不说破。现在预制菜成行业潜规则,监管部门该管管了,得有个标准说明白哪些菜允许预制,哪些必须现做。
天价婚宴变维权战场,5星级酒店的硬气让人大跌眼镜。这事儿最后到底咋解决,估计要等法院判了才知道。但不管结果如何,以后办高档婚宴的得睁大眼看了,合同条款一条条看清,别再闹出这种乌龙。
来源:旅行诗人安安的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