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实,表达力不是特别好的女生,往往不是缺乏思想,而是不知道怎么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有些话在脑子里反复琢磨好几遍,可一到开口的时候就支离破碎,不知道说什么。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不会说话?慢慢的也就不想说话了,时间久了,嘴巴就变得更笨了。
其实,表达力不是特别好的女生,往往不是缺乏思想,而是不知道怎么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出来。有些话在脑子里反复琢磨好几遍,可一到开口的时候就支离破碎,不知道说什么。
本来已经做了很完整的一套方案,私下里演练了很多次,可一到开口的时候就不知道从哪开始讲,不知道怎么讲才能吸引人听进去。
社交场合更是,看着别人说话滔滔不绝,羡慕不已,自己就只能躲在角落里。
表达力差的女孩,强烈建议你做这4件事,坚持1个月就有明显变化!
1.早起听播客
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大脑是最清醒的,只要用半个小时,就可以记住很多事。
选择那些对话节奏舒适、内容有深度的播客节目。比如文化类节目能让你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访谈类节目则展示了如何自然地展开对话、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注意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互动方式——他们如何引出话题、如何衔接、如何在观点碰撞中保持交流的流畅。
而且最主要的就是,博客中的这些表达方式往往跟生活很贴近,你可以在洗漱,或者吃早餐的时候多听一听,时间久了,自然就学会如何组织语言才能快速精准的表达出来。
2.通勤路上听书
现在各种app软件听书都很方便,千万别小看上班路上听书,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可以集中精力,和阅读不一样,听书可以让你更专注于语言和表达的逻辑性。
选择那些与你专业相关、或能拓宽知识面的有声书。非小说类作品尤其适合,因为它们通常有清晰的逻辑结构,你可以学习作者是如何层层递进地展开论述的。听书时不必强求记住每个细节,重点是感受全书的结构和论证脉络。
一个月之后,你会发现表达时思路更清晰了,而且不再是杂乱无章,观点非常明确。
3.午休刷语言类综艺
与其在午休时间刷一些社交软件,不如花20-30分钟看一些优质的语言类综艺。这些综艺的特点就是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你在观看的人同时还能学习到其中的沟通技巧。
观察节目中嘉宾如何即兴反应、如何巧妙接话、如何用故事代替说教。特别是主持人的串场和提问技巧,往往凝聚了多年专业经验——他们知道如何引导话题、如何化解尴尬、如何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表达的机会。
一个月后,你会发现自己也开始能在对话中灵活运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恰当的幽默。
4.下班路上听TED演讲
TED上每个演讲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的呈现一个观点,这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留意每个演讲的开头如何迅速抓住注意力——可能是一个惊人的数据、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一个直击痛点的问题。中间部分如何展开论证——是用案例分析、数据支撑还是个人经历?结尾如何留下余韵——是发出呼吁、提出愿景还是给出行动建议?
一个月之后,你就会发现能很自然、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且会特别有说服力。
这四件事,每天只要你用碎片化的时间去学习,一个月后你就会发现初见成效,自己慢慢开始敢说话,勇于表达了。你会更愿意在人多的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会享受更别人在思想上抨击的刺激感。
来源:圆脸秋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