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基金不踩坑的3条铁律:只选指数、低位买、盈利就落袋!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4 10:30 2

摘要:可我这几年摸爬滚打下来发现,基金真不用搞那么复杂,反而越简单的办法越管用——就靠三条“不折腾”的规矩,我没踩过啥大坑,收益还比不少天天忙追涨的朋友稳当。

常听人说买基金得“懂行”,要研究行业风口、盯基金经理持仓,还得天天刷盘看涨跌,不然就是瞎买。

可我这几年摸爬滚打下来发现,基金真不用搞那么复杂,反而越简单的办法越管用——就靠三条“不折腾”的规矩,我没踩过啥大坑,收益还比不少天天忙追涨的朋友稳当。

说起来,我一开始买基金也走了弯路。2019年那阵,办公室老张天天说自己买的消费主题基“涨疯了”,还说某明星基金经理“选股从没失手”,我听着心热,跟着买了两只行业基。结果刚买没俩月,市场一调整,净值直接往下掉,我心里慌得不行,涨一点就怕跌回去赶紧卖,跌多了又舍不得割肉,来来回回操作了五六次,一年下来算上手续费,不仅没赚钱,还亏了小几千。

后来跟小区里的李叔聊天,才慢慢明白问题出在哪。李叔退休前是国企的会计,做事向来稳当,买基金也快十年了,从没见他慌慌张张盯盘,收益却一直很稳。他跟我说:“年轻人买基金总想着‘赚快钱’,追热点、炒主题,可那些东西变数太大,咱们普通老百姓哪摸得透?不如守着简单的规矩,反而不容易栽跟头。”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跟着李叔慢慢总结出三条“铁律”,这几年照着做,确实踏实多了。

一开始我也问李叔,为啥不买主动基金?毕竟好多基金经理“名气大”,说能帮着选好股。李叔笑了笑说:“你想想,基金经理也是人,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而且主动基金手续费高,还得操心他会不会换仓、会不会离职。指数基金不一样,它就跟着大盘走,比如沪深300、中证500,买的是一篮子股票,不用赌某个人的水平,也不用猜行业风口,只要中国经济大方向好,长期肯定能涨。”

我听进去了,后来就把手里的主动基金慢慢换成了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ETF、创业板ETF。就说2022年吧,市场跌得厉害,不少主动基金跌了二三十,我手里的沪深300指数基金虽然也跌,但跌幅比很多主动基金小,而且后来市场回暖,它涨得也稳,不用担心里面的股票“踩雷”。现在我买指数基金还有个小习惯:不买单一指数,会配一只宽基(比如沪深300)加一只中小盘指数(比如中证1000),这样不管大盘股涨还是中小盘股涨,都能沾点光,分散风险。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2022年10月那阵,市场跌到3000点以下,身边好多人都慌了,说“要跌穿了”,纷纷割肉离场。我当时也有点慌,问李叔要不要卖,李叔却说:“3000点以下的市场,就像超市打折,东西没变便宜了,为啥不买?你想想,2018年跌到2400多点,后来不也涨回来了?2020年跌到2600多点,之后也创新高了。指数基金跟着大盘走,大盘跌到位了,就是捡便宜的时候。”

听李叔这么一说,我咬咬牙,不仅没卖,还每月多存了500块钱定投进去。那时候每次看账户都是绿的,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想着“低位买得多,以后涨起来赚得也多”,就没动。果然到2023年年初,市场慢慢涨回来,我之前低位买的份额,一下子就把收益拉起来了。后来我才明白,“低位入”不是让你猜最低点,而是当市场跌到大家都害怕、估值也确实低的时候(比如沪深300市盈率跌到10倍以下),就别慌着卖,反而可以慢慢买,越跌越买——当然,得用闲钱,不能把急用的钱投进去,不然跌的时候心里慌,容易乱操作。

这一条我以前总犯毛病,比如2021年的时候,我买的创业板ETF涨了20%,当时心里想“再等等,说不定能涨30%”,结果没几天就开始跌,最后不仅没赚到20%,反而只赚了5%就卖了。后来李叔跟我说:“普通人买基金,别想着卖在最高点,那是神仙才干的事。你提前想好一个目标,比如涨15%或者20%,到了就卖一部分,落袋为安。就算卖了之后还涨,也别后悔——赚到手的钱才是自己的,贪多容易翻车。”

现在我买基金,都会提前定个“止盈点”,一般是15%-20%,到了就卖一半,剩下的一半再看情况。比如去年我买的中证500指数基金,涨了18%,我就卖了一半,把本金和一部分收益拿出来,剩下的份额就算跌了,也不心疼——毕竟本钱已经回来了。还有一次,我买的ETF涨了25%,超过了我的止盈点,我直接全卖了,后来它确实又涨了一点,但我不后悔,因为我知道,我赚的是我该赚的钱,不贪就不会亏大的。

这几年靠着这三条规矩,我买基金没再像以前那样慌慌张张,收益虽然不算“暴利”,但每年也能有个10%左右,比银行理财强多了,关键是省心——不用天天盯盘,不用猜风口,不用听“大神”推荐,就守着自己的小规矩,慢慢投、稳稳赚。

其实买基金真不是什么“高技术活”,咱们普通老百姓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复杂的东西,反而越简单、越实在的办法越管用。不用羡慕那些短期赚大钱的人,基金是长期的事,稳扎稳打才走得远。你看李叔,十年下来,靠着这简单的办法,不仅没亏过大钱,还攒下了不少养老钱——他总说:“基金就像种庄稼,选好种子(指数基金),在合适的季节播种(低位入),成熟了就收割(盈利卖),急不来,也贪不得。”

现在我也常跟身边的朋友说这三条规矩,不少人试过之后都说“踏实多了”。其实投资最重要的不是“赚快钱”,而是“不亏钱、稳赚钱”,尤其是咱们用闲钱投资,更要守得住心、耐得住性子。

来源:风中蓝莲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