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举着手机直播,有人拎着刚出炉的面包当“打卡道具”,收银机“哒哒哒”像机关枪——20万营业额,在开业第1天就被打出来。
长沙万家丽路,上午十点,玻璃门刚拉开,队伍已经拐了两个弯。
有人举着手机直播,有人拎着刚出炉的面包当“打卡道具”,收银机“哒哒哒”像机关枪——20万营业额,在开业第1天就被打出来。
这不是网红奶茶店,也不是奢侈品快闪,是“红星前进”把北京胡同里的“现打鲜奶+国营面包”整套搬到长沙。
南方消费者用钱包投票:鲜奶3000瓶、面包售罄率80%,单日客流5000+,数据把北京老店直接拍在沙滩上——那边日均8-12万,长沙直接翻倍。
热闹背后,一条暗线更值得细品:
鲜奶不能等,面包不能塌,跨区域玩现制,拼的不是流量,是“凌晨四点”的供应链。
把牧场搬进市区边缘
北京门店的奶,每天从河北固安牧场出发,冷链车跑2小时,全程4 ℃,一趟成本3200元。
长沙离河北1200公里,按老办法送,奶没到,细菌先开派对。
红星前进提前半年谈下湖南本土“优卓牧业”——自有牧场、巴氏线、菌落≤1万CFU/mL,高出国标10倍。
凌晨挤奶、2点杀菌、4点发车、6点到店,运费直降15%,奶价比北京便宜0.7元/瓶,保质期反而多12小时。
一句话:用本地奶,才配做外地生意。
把“国营”滤镜换成“奶滴”门头
北京店主打“供销社怀旧”,绿漆墙、搪瓷缸、老式吊扇,长沙人不吃这一套。
新店直接换成白色主调+巨型牛奶滴门头,厨房全开放,像实验室,顾客看得见奶管“唰”地一声注满玻璃瓶。
SKU从30拉到60,臭豆腐奶油蛋糕、紫苏梅子贝果,只在长沙卖,把“城市限定”做成社交货币。
设计一换,客单价反涨3块,拍照打卡率翻2倍——情怀不如颜值,颜值不如“只有这儿能买到”。
把对手逼到墙角,也逼自己到墙角
长沙现制烘焙密度全国第一,400+店挤在市区,平均寿命14个月。
本土“弘星三元”立刻反击:Pre-A轮刚到账,连开5家,99元月卡每天喝300 mL鲜奶,再送辣椒巧克力贝果,把价格战打到骨头里。
隔壁UH祐禾直接给12家门店加装鲜奶机,用现成网络截胡。
更远处,天津“供销向前进”、福建“热氣饼店”都在抄作业,全国同模式品牌已超20个。
赛道拥挤,差异化窗口期只有6-9个月,谁先标准化、谁先把本地供应链吃透,谁就能把“快闪”变“长红”。
给想复制的城市三点提醒
1. 牧场半径<150公里,否则冷链成本吃掉毛利。
2. 城市限定必须“真限定”,把地方食材做成爆款,而不是贴logo。
3. 客流峰值≠盈利模型,算清“翻台率×客单价×损耗率”才能避开广州“九朵云”长沙关店的老路。
尾声
长沙首店20万只是一个开场哨,真正的比赛是:
当紫苏梅子贝果被对手抄走,当99元月卡遍地都是,当流量镜头转向下一家新店,红星前进还能不能保持“凌晨四点”的供应链肌肉,和“只有长沙吃得到”的产品脑洞?
下一站成都、广州、深圳,同一套打法能不能再赢一次,答案不在热搜,而在牧场到门店的每一分钟。
来源:一往无前糯米qLJeg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