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谣中国人“吃乌鸦”不算偏见,那“日本女孩都做过女优都是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4 08:38 2

摘要:10月21日,日本放送伦理及番组向上机构(BPO)的这份报告,把蔑视刻进了骨子里 。

“虽然不能构成对其他国家的偏见,但明显缺乏对他国人士情感的尊重。”

10月21日,日本放送伦理及番组向上机构(BPO)的这份报告,把蔑视刻进了骨子里 。

当恶意剪辑的刀子捅向中国,一句“缺乏尊重”就想翻篇?

若把同样的逻辑套回去,说“日本女孩都做过女优所以出了很多名女优”,是不是也能算“缺乏尊重但不构成偏见”?

至少我们不造谣,至少是部分事实,不是吗?

先把“吃乌鸦”的闹剧拆穿,看偏见藏得多深。

3月24日,日本电视台《周一开始便熬夜》(又名《月曜夜未央》)播出了一段“猛料”:

中国女性受访者说“在中国看不到乌鸦”,下一秒就接上“因为被吃掉了所以很少见到”的片段,字幕直接打满“煮一煮吃掉就没了”。

演播室里,主持人笑得前仰后合,言语里全是不加掩饰的轻蔑;屏幕外,恶意言论像潮水般涌向当事人。

可真相呢?当事人火速澄清:“我从没说过吃乌鸦!” 她谈的明明是“中国人吃乳鸽,所以街上鸽子少”,跟乌鸦毫无关系。

节目方被逼到墙角,终于承认“该女性从未说过‘中国人吃乌鸦’言论”,还发了中日双语道歉,称是“不可饶恕的错误”。

日本电视台社长福田博之也不得不低头:“这一做法‘很不应该’” 。

就连BPO自己都查得明明白白:负责采访的导演,就是为了让节目“更有笑点、更有趣”,擅自把不同语境的发言“主观拼接剪辑”,而且电视台连原始影像都没核对,直接让虚假内容流了出去 。

证据链环环相扣,偏见藏都藏不住。

把“吃乳鸽”偷换成“吃乌鸦”,是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刻意丑化。

为博眼球拼接谎言,是把他国形象当成取乐工具的傲慢。

放任谣言传播引发网暴,是对14亿中国人情感的公然践踏。

这还不叫偏见?那什么配叫偏见?

不过畜牲眼里确实没“偏见”。

再反问一句:若有人拿日本AV产业说事儿,编造“日本女孩都做过女优所以出了很多名女优”,BPO还会说“不构成偏见”吗?

日本确实有苍井空、波多野结衣、明日花绮罗这样的前AV从业者,也有年产值超万亿日元的情色产业,但这能代表全体日本女性吗?

不能吧,至少我们不这么认为,而且对于她们的敬业精神很是尊重,都叫上老师了,毫无半点偏见。

虽然,近年来日本经济不景气,她们常去东盟也常来中国给男同胞们“授业”,我们都没明说她们是卖的,而是说“走穴”而已。

苍井空早就发声反对污名化,强调要区分“职业表演”与“私下交易”,至少许多中国“被授业者”都出来支持了。

横宫七海这样的女优,在抑郁中拍摄凌虐影片,手腕上的割腕伤痕盖不住,最后选择自杀,死后还有30多部作品被片商榨取剩余价值来滋养你们日本男人。

不过你们肯定不会愧疚的,毕竟你们战后是通过送自家的女人去慰劳美国大兵才发家起来的国度。

美竹铃、栗栖南等从业者的年龄、身高被行业刻意修改,不过是商业利益操控下的人设,与普通日本女孩毫无关联。

虽然,你们日本,女人都矮,男人都小。日本人都矮小是世人公认。

更讽刺的是,所谓的“整改”全是演戏。

3月底道歉,5月就悄悄恢复了街头采访环节,9月还放话“节目仍获得观众高度支持”,要继续制作 。

一边说“全面审查防止再犯”,一边光速复工;一边承认“不可饶恕”,一边毫无愧疚。

这哪是认错,这是认栽,是踢到铁板后的权宜之计!

别忘了,“吃乌鸦”的谣言话题阅读量早已突破2亿,恶意片段在海外疯狂传播。

当中国饮食文化被污名化,当普通中国人被贴上荒谬标签,BPO一句“缺乏尊重”能抹掉这些伤害吗?

不能!就像“日本女孩都做过女优”、“都做过鸡”的言语一旦传开,对日本女性的伤害也无法用“缺乏尊重”轻轻带过!

哦!你们爸爸都不让你们入境了

当然,如果你们日本人承认“日本女孩都做过女优都是鸡”,我们也含泪吞下“中国吃乌鸦”。

虽然至少“日本女孩都做过女优都是鸡”还有部分事实,而你们的“中国吃乌鸦”纯属造谣,但我们也很大度,不与你们计较,反正你们也没少造谣抹黑,我们踩着前行。

来源:光头老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