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以为国企的“家当”只是躺在账本上的数字?湖北最近可把这事儿玩出了新花样——要把能证券化的国有资产全拿到资本市场遛一遛。从高速公路到工业园区,从股权到债权,湖北这波操作到底是图啥?又能给咱们的经济发展带来啥变化?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
你以为国企的“家当”只是躺在账本上的数字?湖北最近可把这事儿玩出了新花样——要把能证券化的国有资产全拿到资本市场遛一遛。从高速公路到工业园区,从股权到债权,湖北这波操作到底是图啥?又能给咱们的经济发展带来啥变化?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
一、湖北为啥突然盯上“资产证券化”?
咱先从一个例子说起。武汉东湖高新区有个高科技园区,以前靠财政拨款建设运营,资金周转慢不说,后续升级也缺钱。今年上半年,湖北把这个园区打包成了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推向市场,一下子就融到了几十亿。这些钱又投回园区建设,吸引了更多科创企业入驻。你看,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魔力——把“死资产”变成“活资金”。
湖北这么干,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一方面,湖北作为中部经济大省,国企盘子大,家底厚,但不少资产要么沉睡要么周转效率低。把这些资产证券化,相当于给国企装上“金融引擎”,既能盘活存量,又能轻装上阵。另一方面,咱们国家一直在鼓励盘活存量资产、深化国企改革,湖北这是踩着政策的鼓点,结合自身实际搞创新。
再看资本市场,湖北虽然有不少上市公司,但国企证券化率还有提升空间。把更多国有资产推向资本市场,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多优质标的,也能让湖北的资本市场更有活力。你想啊,股民能买到湖北优质国企的股票、基金,机构能投资湖北的基建REITs,这不就是双赢吗?
二、“能证券化的都证券化”,湖北到底在盘活哪些家底?
别以为资产证券化就是把大楼、厂房拿去发REITs那么简单,湖北的路子野着呢。
先说不动产类。除了刚才说的园区REITs,湖北交投把几条高速公路也打包成了REITs产品。你开车走这些高速,过路费的收益就可能变成你投资的回报。还有一些商业综合体、仓储物流设施,也在排队等着证券化。这些不动产以前由国企自己运营,现在通过证券化,既能回收建设资金,又能引入专业机构运营,效率更高了。
再看股权类。湖北的省属国企,像长江产业集团、湖北宏泰集团,都在通过上市、定增、股权转让等方式推进股权证券化。比如某省属科技企业,通过科创板上市,不仅融到了研发资金,还完善了公司治理,吸引了更多高端人才。股权证券化不是“卖国企”,而是让国企在资本市场的监督下更规范、更高效地发展。
还有债权类。国企发的公司债、企业ABS(资产支持证券)也是证券化的重要形式。湖北某水电企业,把未来几年的电费收益打包成ABS,提前拿到了资金用于新电站建设。这种方式让国企的未来收益提前变现,资金使用更灵活。
三、这波操作,到底能给湖北带来啥好处?
对国企来说,盘活了资产,减轻了负担。以前拿着一堆不动产,想用钱得靠银行贷款,现在证券化后,直接从资本市场拿钱,成本可能更低,还不用背那么多债。而且,上市或发REITs后,企业得按资本市场的规矩来,治理结构更规范,管理水平也得跟着提升,这对国企长远发展是好事。
对湖北的经济来说,引入了社会资本,激发了活力。国有资产证券化不是国企自己玩,而是把社会资本拉进来一起干。比如建个产业园,以前全靠财政,现在社会资本通过REITs参与,建得更快、运营得更好,能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带动就业和税收。
对咱们普通投资者来说,多了投资渠道,也能分享发展红利。以前想投资湖北的优质资产,渠道不多,现在可以买相关股票、REITs、债券,让自己的资产和湖北的发展绑在一起。就像买了湖北高速的REITs,高速车流量越大,你的收益可能就越多,这多实在。
四、推进过程中,湖北遇到了啥难题,又是咋解决的?
当然,这么大规模推进资产证券化,不是没难点。比如有些资产质量一般,拿到市场上没人买;还有些国企对资本市场不熟悉,怕操作不好出问题。
湖北的办法也挺实在。首先是建“资产池”,优中选优。不是啥资产都往市场推,而是先筛选出优质的、有稳定收益的资产,比如运营成熟的园区、车流大的高速路,确保证券化产品能吸引投资者。然后是请“外援”,专业的事让专业人干。和头部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所合作,给国企做培训、做方案,帮它们熟悉资本市场的玩法。
还有政策配套,湖北省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意见》,里面明确了“一企一策”制定证券化方案,对推进力度大的企业还有财政贴息、中介费用补贴。这些措施给国企吃了定心丸,也让整个推进过程更顺畅。
五、这事儿对全国有啥借鉴意义?
湖北这波操作,其实给其他地方提供了一个思路:国企改革不一定非要“大刀阔斧”,也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细水长流”地优化。尤其是中部省份,家底不少但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通过资产证券化既能盘活存量,又能接轨资本市场,这路子值得琢磨。
当然,每个地方情况不一样,不能照搬。但湖北在资产筛选、政策配套、市场化运作上的经验,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怎么平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市场流动性,怎么让证券化产品既吸引投资者又服务地方发展,这些都是共性问题,湖北的探索能给大家提供参考。
最后,咱们看看湖北省最新的政策导向,《湖北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里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国有资产证券化,力争到2027年,省属国企资产证券化率再提高15个百分点”。这不是喊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改革路径。
你觉得湖北这波“资产证券化风暴”能刮出啥新成果?这种把国企家底和资本市场深度绑定的模式,会不会成为未来国企改革的新趋势?咱们可以在评论区聊聊,看看这盘棋接下来会咋走。
来源:丁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