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麦田块的杂草越来越难防除,在部分地区其除草的难度不亚于水稻除草的难度。不除草杂草会危害小麦,持续掠夺小麦的光照、肥料、水分、还会恶化生长环境,导致小麦的整体长势变弱;穗数少而小;籽粒瘪小等,如果除草药害会造成小麦的生理损伤,使其生长受阻、畸形、叶片黄化、心叶
小麦田块的杂草越来越难防除,在部分地区其除草的难度不亚于水稻除草的难度。不除草杂草会危害小麦,持续掠夺小麦的光照、肥料、水分、还会恶化生长环境,导致小麦的整体长势变弱;穗数少而小;籽粒瘪小等,如果除草药害会造成小麦的生理损伤,使其生长受阻、畸形、叶片黄化、心叶扭曲、抽出困难;分蘖死亡;根系发育不良;严重时成片枯死,减产也很严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麦田块的“药害”有时比“草害”更让人揪心。一是:草害是自然而生的“天灾”,而药害基本上是“人祸”。二是:药害的损失立竿见影,药害直接损伤的是小麦健康的株体。三是:小麦药害补救困难,一旦发生严重药害基本没有解药,只能通过追肥、喷施生长调节剂等方式来缓解,效果也很一般。
小麦药害与草害是个两难的选择,不能因为害怕药害就不除草,而是要通过深翻和封闭将杂草的危害降到最低,力争不要除草。正确的策略是:宁可化更多的精力在“深翻和封闭”上,也不要被动的“承受草害”和面对“药害”之间做选择。通过精耕细作和封闭除草技术,完全可以将封闭不除草打造成稳产高产的利器。
封闭的话可以采用“封敌+安封久+异丙隆”连封带杀。或者采用“先正达宁”封杀,有效控制杂草萌发与生长,减少后期的除草压力。同时要注意施药时机,选择土壤墒情适宜、气温稳定时段封闭,确保药膜层均匀连续,以提升封闭效果。
近年来小麦地块的抗药性杂草频发,更突出了封闭除草的重要性。播种后及时镇压,提高土壤密实度有利于药膜层的形成,增强封闭效果。对于田边沟渠等易被忽视的区域也要同步进行处理。
实践证明:坚持系统性防草策略可显著降低后期茎叶处理的风险。真正的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封闭除草虽不是“万能药”但是确实能化解药害与草害的两难困境的主要抓手。
来源:村民小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