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8月31日,马凯硕在独家采访里提出,英国该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让给印度。他觉得印度现在是世界第三强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英国已经不是什么伟大国家了。
马凯硕在新加坡外交圈子里算得上老资格了。
2024年8月31日,马凯硕在独家采访里提出,英国该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让给印度。他觉得印度现在是世界第三强国,仅次于美国和中国,英国已经不是什么伟大国家了。
英国从1989年后就没用过否决权,怕惹众怒。
安理会是在1945年设立的,那时候印度还没独立,还在英国殖民下。英国殖民印度从1757年到1947年,差不多两百年,从印度那榨取资源,支持自己发展,却没给什么补偿。
他算了笔账,到2050年,印度经济规模预计18万亿美元,英国才5万亿美元。
印度人口多,经济增速快,英国经济影响力越来越小。欧洲在全球经济份额降了,但安理会永久席位占40%。
他说英国让位给印度,能算作对殖民历史的诗意正义,还能让安理会更反映当下权力分布。要是不改,安理会就没公信力了。
这个观点一出,媒体就炸锅了。
2024年9月1日,印度时报报道了,引来辩论。9月29日,《印度时报》登了他的文章,说安理会不改革就丢信誉,印度能推动这事。
他列数据,欧洲经济1980年是中国的10倍,现在差不多大,到2050年欧盟才中国一半。这结构性变化大,英国知道自己席位难保,所以几十年没用否决权,用了人家就问你是谁。
印度外交部积极回应,推动安理会扩张。
G4国家,巴西、德国、印度、日本,都互相支持永久席位。2024年10月22日,马凯硕在NDTV世界峰会上又说一遍,说印度作为第三强国,该取代英国。
视频在社交媒体传开,不少帖子转他的话,说“英国不再伟大,印度该上位”。
2025年10月8日,据Business Today报道,马凯硕在新加坡地缘政治移转讨论会上说,英国该优雅让位。他强调英国敏感,知道席位不合理。
10月11日,有个帖子说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支持印度永久席位,之前马凯硕批评英国席位过时。斯塔默在访问印度时说欢迎印度加入,但没说让位。印度加强国际联盟,推动谈判。
马凯硕继续写书,2025年出新书谈多极秩序。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讲座上分享经验,旅行去国际会议给建议。他住新加坡,关注全球事。观点影响大,印度用这来推改革。安理会改革难,欧洲国家常加条件挡共识,但印度崛起让压力增大。
联合国安理会结构从二战后定下来,五常是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各有否决权。非永久席位10个,轮换。
印度从1990年代就推改革,想加永久席位。马凯硕观点接地,说英国让位不光是权力转移,还带历史补偿意味。殖民时期,英国从印度拿走资源,建自己帝国。
现在印度经济第五大,很快第三,军力强,外交活跃,能去俄罗斯和乌克兰都受欢迎。
全球看法变了。G7影响力降,马凯硕说G7成G1,美国主导。金砖国家平等,中国经济大但不独大。印度在金砖和东盟活跃,吸引外资。
东南亚外资比印度、中国、韩国、日本加起来多,因为融入全球链和RCEP。印度要发展制造,得和中国合作,中国全球制造份额从2000年5%到2030年45%。
改革前景,印度能逼事。历史说大变从危机来,但现在压力够。联合国有193个国,大多都想保持1945年的秩序,但特朗普关税让系统摇摇欲坠。
马凯硕乐观,说世界不跟美国走,还想保世贸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印度作为独立极,能平衡中美。英国席位是历史遗留问题,现在不合时宜。印度上位,或许能让安理会更代表新兴力量。
来源:AnnieBa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