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下,俄军的攻势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同时在红军城(乌方叫波克罗夫斯克)、库皮扬斯克和利曼好几个地方发力,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可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乱打,而是盘算好的“组合拳”。
炮火连天的乌克兰前线,突然传出一则爆炸性消息:数百名外国雇佣兵在睡梦中被导弹“一锅端”!
这可不是简单的战场摩擦,而是俄军精心策划的一场“斩首”行动。
背后透露出的信号再清楚不过:现在的乌克兰战场,已经成了外籍军团的“绞肉机”。
原来那些抱着发财梦、英雄梦来的老外们,如今死的死、逃的逃,场面那叫一个难堪。
眼下,俄军的攻势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同时在红军城(乌方叫波克罗夫斯克)、库皮扬斯克和利曼好几个地方发力,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可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乱打,而是盘算好的“组合拳”。
人家目的很明确,就是让你乌军首尾不能相顾,指望着在哪个地方先撕开一道口子。
这几个地方里头,库皮扬斯克的情况看起来最悬乎,根据“今日俄罗斯”旗下俄乌网的说法,俄军已经控制了库皮扬斯克市区大概七成以上的地方。
像乌军里比较能打的第三亚速突击旅这样的部队,也有点扛不住了,防线眼看着就快稳不住了,为啥乌军这么被动呢?说到底还是家伙事儿不如人,炮弹不够,防空导弹也缺,这就麻烦了。
俄军的炮兵可着劲儿地轰,空天军的飞机,特别是挂着那种FAB系列大炸弹的,几乎是大摇大摆地在天上飞。
这种巨型制导炸弹落下来,那真是地动山摇,不光毁装备,对守军弟兄们的心理冲击更大,说是“闻声丧胆”一点不夸张,乌军地面部队缺少有效的还手之力,这仗打得确实憋屈。
要说最近最让人震惊的事,还得是10月21号那天晚上发生在哈尔科夫的袭击,根据SHOT媒体和不少俄媒的报道,这事儿干得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先是俄军一个代号“爱尔兰人”的侦察小队,摸清了哈尔科夫附近一个外国雇佣兵营地的准确位置,这情报来得那叫一个准。
接着,俄军的导弹部队出手了,两枚“伊斯坎德尔”弹道导弹趁着夜色就飞过去了,直接把这个营地给炸平了。
外面传的消息说,这一下子,大概有600来号法国和波兰籍的雇佣兵没了,这帮人很可能是刚从库皮扬斯克或者沃尔昌斯克那两个快守不住的“卫星城”撤下来,以为到了哈尔科夫市里就安全了,能喘口气。
谁能想到,人在营中坐,祸从天上来,直接被“一勺烩”了。
同一天,在库皮扬斯克方向,也有一伙儿南非籍的雇佣兵,挨了一颗俄军飞机扔的FAB-500UMPK炸弹,据说也是全军覆没。
说起来,乌克兰战场上有阵子没怎么听到外国雇佣兵的大消息了,这一下子冒出几百人的伤亡,又把这事儿推到了风口浪尖。
其实,雇佣兵的日子早就不好过了,有数据统计,从2025年6月1日算起,光哥伦比亚籍的雇佣兵,就有213人交代在这儿了,实际数字恐怕还得往上走,巴西籍的伤亡人数也排在前头。
以前乌克兰方面招募外籍兵团的宣传挺热闹,现在也基本没啥声了,为啥?伤亡数字不停地涨是一个原因,更关键的是,在还活着的雇佣兵圈子里,关于乌克兰战场的“差评”越来越多。
这仗太残酷了,远远超出很多抱着各种目的来的外国人的想象,钱不好挣,命却容易丢,所以咱们能看到,不少外国雇佣兵待了没多长时间,就因为受不了这个残酷劲儿,想方设法地开溜回国了,当初的那点“英雄光环”,早就被现实砸得粉碎。
回过头看整体战局,虽然美国一直在中间撮合停火谈判,但因为双方的根本矛盾太大,一时半会儿根本谈不拢。
这边谈着,那边一点没闲着,俄军的进攻步伐一点没停,库皮扬斯克方向的进展,对俄军来说意义重大,如果这里被完全拿下,整个乌东战线的天平可能会进一步倾斜。
外国雇佣兵营地被精准打击这件事,除了造成人员伤亡,更重要的可能是对乌方士气和外援信心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它表明,俄军的情报能力和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能够对乌军后方的重要目标构成严重威胁。
总的来看,乌克兰战场的僵局还在继续,但俄军正凭借其火力优势和多线作战的压力,一步步地挤压乌军的生存空间。
那几百名雇佣兵的命运,只是这场残酷冲突中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现代战争打的是综合国力,是情报,是装备,缺一样都可能付出血的代价。
和平的曙光究竟何时才能出现,现在看来,依然是个遥不可及的未知数,咱们作为旁观者,只能希望战火早日平息,老百姓能过上安生日子。
来源:寒士之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