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牺牲后为何陈诚敢跟蒋介石硬顶保全家,周至柔签字后却藏底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3 16:36 1

摘要:在台湾白色恐怖的高压里,蒋介石一句“共谍家属当连坐”,能让多少人掉脑袋?可吴石将军被处决后,陈诚偏敢用书面报告对着老蒋“软顶硬扛”保下吴石全家,空军总司令周至柔更在签完布防图文件后,偷偷把借阅登记单藏进办公桌暗格——这两件事,在当时敢说出去的人都没几个。

在台湾白色恐怖的高压里,蒋介石一句“共谍家属当连坐”,能让多少人掉脑袋?可吴石将军被处决后,陈诚偏敢用书面报告对着老蒋“软顶硬扛”保下吴石全家,空军总司令周至柔更在签完布防图文件后,偷偷把借阅登记单藏进办公桌暗格——这两件事,在当时敢说出去的人都没几个。

1950年6月10日吴石被处决当天,国民党高层开了个紧急会议,蒋介石拍着桌子说“吴石通共,他家里人不可能不知情,必须严查严办,给其他人看看通共的下场”。当时没人敢接话,连毛人凤都低着头。散会后陈诚没敢当面反驳,回到办公室就动笔写《吴石家属处置建议函》,字斟句酌地写:“王碧奎供词皆家务事,对吴石工作往来毫不知情,实无参与情报之证;且吴石保定军校出身,军中校友众多,若株连家属,恐引发中下级军官不满,不利于土地改革推进与民心稳定。”第二天一早就把报告递到了蒋介石办公室。老蒋看了半天,最后在报告上批了“可从宽,但需监视居住”——陈诚就这么用书面意见把“严办”的话给顶了回去。

之后陈诚没敢怠慢,在王碧奎的案卷上只批了两次字,却次次都踩在关键处:1950年7月5日批“家属无涉,改监视居住”,直接把人从看守所转到了台北市大同区的临时安置点,不用再挤在羁押室里;1950年9月18日又批“羁押逾两月,无新证,准予保释”,硬是把最初拟定的七年刑期,压到了实际关押227天(约七个半月)。不光如此,他还让夫人谭祥从私人积蓄里每月凑200元新台币,通过教会修女转交吴家——怕用自己的行政院长薪水被人抓把柄,毕竟薪水要公开申报,私人积蓄就没这些麻烦。16岁的吴学成进纺织厂办公室、7岁的吴健成入建国中学,都是谭祥托教会关系办的,连食宿都安排得妥帖。后来蒋经国听毛人凤说“陈院长在帮吴石家人”,找陈诚问话,陈诚只说“孩子是无辜的,总不能让他们饿死街头,传出去丢的是国民党的脸”,一句话堵得蒋经国没话说。

3另一边,周至柔藏文件的事,比陈诚保家属更隐蔽。早在1949年12月,吴石找周至柔借《台湾沿海海防布防图》时,周至柔就知道这是台湾防务的核心机密,给出去就是通共的罪证。可他和吴石是保定军校老同学,当年吴石还帮他调过紧缺的空军装备,实在抹不开面。纠结了两天,他还是在文件借阅登记单上签了字,让吴石的副官把图拿走。但签完字,他没把登记单放进公文柜,而是叠得方方正正,塞进了办公桌最下层的暗格里——那是他专门找人做的夹层,平时连秘书都不知道。

后来蔡孝乾1950年3月叛变,供出吴石从周至柔那拿过布防图,毛人凤带着特务去空军司令部查文件,翻遍了周至柔的办公室都没找到登记单。周至柔只说“当时吴石说要核对海防数据,我签了让他拿回去,可他一直没还,我已经登报追责了”。特务不信,连抽屉都卸下来查,可就是没发现那个暗格。直到1965年周至柔要移居美国,才把登记单从暗格里拿出来,交给儿子周祖贻保管,没烧也没丢——2010年周祖贻还把这张登记单捐给了台湾“国史馆”,成了吴石案的关键物证之一。

没人知道陈诚写那份报告时有多谨慎,他在日记里只提了一句“为吴石家属陈情,非私谊,为军心”,字里行间藏着后怕——要是老蒋没批“从宽”,他这个行政院长也未必能保住吴家。周至柔更没跟人提过暗格里的登记单,连周祖贻都直到父亲交给他时,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

吴石的妻子王碧奎后来活到了1985年,临终前还拉着吴健成的手说“要不是陈院长和周司令,咱们娘仨早没了”。1994年吴健成从美国回来,和姐姐吴学成一起把父母的骨灰合葬在北京福田公墓,墓碑旁特意放了两块小石子,吴健成对着墓碑说“一块谢陈叔叔,一块谢周叔叔,谢谢他们当年没不管我们”。

在那个动辄就讲“立场”“忠诚”的年代,陈诚没顺着蒋介石的话头“斩草除根”,周至柔没把登记单交出去任人追查,到底是念着老同学的情分,还是怕牵连太广乱了人心?你要是当时的陈诚或周至柔,敢在老蒋的眼皮子底下做这些事吗?

来源:欣欣历史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