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渠县做活“土地文章”:推广玉米——萝卜轮作模式,在2万亩刚收割完玉米的土地无缝衔接种上萝卜,春节前即可上市。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一地两收”,盘活闲置撂荒地,更让6000余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渠县做活“土地文章”:推广玉米——萝卜轮作模式,在2万亩刚收割完玉米的土地无缝衔接种上萝卜,春节前即可上市。这一模式不仅实现“一地两收”,盘活闲置撂荒地,更让6000余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走进渠县临巴镇向光村的田间地头,刚完成玉米收割的土地上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农户们趁着土壤湿润的好时机,忙着翻耕土地、起垄开沟,将一颗颗饱满的萝卜种子均匀播撒下去。
渠县临巴镇向光村农机手 张建飞:我们这个机器是旋耕、施肥、拖厢一体化作业,一个小时大概五六亩,平均一天10个小时的话,大概60亩左右。
玉米茬地种萝卜,“一地双收”的不仅是作物,更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
渠县临巴镇向光村村民 欧朝书:在家门口可以挣得到六七十块钱一天。
曾经的撂荒地,如今已是一地两收的示范田。据了解,玉米-萝卜轮作模式,不仅能充分利用土地肥力与光热资源,萝卜生长过程中还能改良土壤结构,为来年玉米种植打下更好基础。
渠县临巴镇向光村种植业主 李伟:我们采取玉米跟萝卜的轮作方式,萝卜的生长期比较短,一年可以种两次,我们基地有380亩地,每天有三四十个工人在跟我们做事情。
从闲置荒地到四季常绿的丰产田,小小的轮作模式藏着土地增效、农户增收的大文章。
渠县临巴镇向光村党支部书记 杨春林:这是我们河边这坝土地,以前全是荒地,通过我们引进业主,进行玉米和蔬菜的间种方式,对这片土地进行开荒整治,带动了我们当地农民在这里务工增收。
渠县鼓励农户尤其是种植大户,推广玉米——萝卜和其它蔬菜的轮作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让农户多一份收成,真正把荒地盘活,让农户增收。今年,渠县在37个乡镇推行这种模式超过2万亩,带动6000余村民人均务工增收近万元。
来源:达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