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科技服务护航秋收的“田管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3 15:21 1

摘要:眼下正值秋粮收获与小麦播种的关键期,胶莱街道的青岛万众云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玉豪每天奔波于各处农田和农户家中,从抢收协调、农机抢修到科学备播,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成为村民们的“田管家”。

眼下正值秋粮收获与小麦播种的关键期,胶莱街道的青岛万众云集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玉豪每天奔波于各处农田和农户家中,从抢收协调、农机抢修到科学备播,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成为村民们的“田管家”。

上午九点,胶莱街道的一处玉米地里收割机正忙着采收玉米,孙玉豪穿梭在雨后泥泞的田间,一边查看玉米的成熟度,一边用手机和收购商沟通收购细节。“陈总,这批玉米刚采下来,水分有点高,但颗粒饱满,你那边烘干设备先准备好,我让车半小时内送过去——雨水太大了根本存不住,稍微一放就霉变,农户这一季的辛苦不能白费。”

孙玉豪一边说着,一边在微信群里更新着采收进度和车辆调度信息,让农户们实时掌握销售动态。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又响了起来,“哥你别着急!你先把机器熄火,我带着扳手和轴承片,十分钟就到地头。”

原来,种植户王正波的收割机因秸秆缠轴突然“趴窝”,眼看地里的玉米泡在湿泥里,急得他围着机器直转圈。得知消息的孙玉豪第一时间带着工具箱去帮着维修。拆轴承、清秸秆、换零件……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收割机终于重新运转起来。

“要是等厂家来修,最少得耽误一天!这雨说下就下,再拖下去,我今年种的玉米就得烂在地里!玉豪这小伙子不光懂技术,还肯下力气,趴在泥水里帮我修机器,解决了这个大麻烦,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胶莱街道种植户王正波说道。

除了帮农户解决“眼下愁”,孙玉豪还会提前做好“长远谋划”。当前,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提上日程,他每天都会盯着天气预报,结合土壤墒情和农时规律,制定详细的播种方案。遇到农户有疑问,他还会到地头手把手演示播种的深浅、行距。

“今年秋雨多,土壤湿度大,播种深度不能超3厘米,不然种子会闷在泥里出不了苗;每亩播种量也要比往年减少2斤左右,保持在28斤上下,这样才能保证出苗齐、出苗壮,为明年丰收打基础。”孙玉豪告诉记者。

从清晨到傍晚,孙玉豪的身影要么在田间地头忙碌,要么在合作社和农户家中奔走。他说,自己是农民的孩子,深知种地的不易,能帮农户们解决实际问题,看到粮食顺利收获、种子按时播下,比什么都高兴。

“农户们种庄稼不容易,春种秋收就盼着这一季,秋收和播种就这么十几天的关键期,一天都耽误不起。我多跑几趟地头、多接几个电话、多修一台机器,他们就能少些操心,多些收成。只要农户们能把粮卖好、把种播好,我这忙就没白帮,心里比啥都踏实。”孙玉豪说。

眼下,在胶莱街道的田间地头,孙玉豪已成为当地农户口中信赖的“及时雨”和“主心骨”。这份信任源于他返乡创业以来的长期积累与扎实实践。面对初期种植亏损,他深入查阅技术资料、积极请教农业专家,系统学习农作物栽培、土壤墒情判断、良种选育及耕作管理等专业知识,逐步掌握了适应本地实际的农业生产关键技术。如今,他常年奔走于各村农田,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实干服务农户,在秋粮收获与小麦播种的“接力赛”中,书写着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胶宣

来源:欧欧近视防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