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女子登山脚崴 被陌生小伙背40分钟下山,恶心的一幕出现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3 15:35 1

摘要:”她盯着那行字,愣了十秒,把冰袋重新绑回关节,回了一句:“我教普拉提,不代表我铁打。

“她崴脚那天,广州刚好降温,山风像刀子。

”——一句话,火炉山刷屏。

李某后来刷到自己被拍的视频,第一反应是“脚踝又疼了”。

评论区里有人写:“穿瑜伽裤爬野山,活该。

”她盯着那行字,愣了十秒,把冰袋重新绑回关节,回了一句:“我教普拉提,不代表我铁打。

王某那边更绝。

同事把“退伍军人飞身救人”的热搜转给他,他回了仨字:“夸张了。

”当天他其实只背了半瓶水,连创可贴都没带,把人扛到平台后,才发现自己膝盖被碎石划了口子,血顺着袜子往下淌。

他谁也没说,回家自己拿碘伏冲了冲,第二天继续上班打卡。

社区要给他拍宣传片,他躲到仓库里装修水管。

抖音封了23个号,微博删了1200条,数字看着唬人,可新的梗还在往外冒。

有人把李某的健身照做成表情包,配文“爬山吗?

扭脚那种”。

她干脆自己开号,第一条视频就是教“怎么在石头路上绑护踝”,50万个赞里,一半是道歉,一半是“姐姐带我飞”。

王某一条没发,账号零关注,粉丝却涨到8万,私信里塞满“兵哥哥缺女朋友吗”,他统一已读不回。

市里的动作比键盘快。21座森林公园,50套山地救援箱,三天到位。

箱子里除了常规药品,还塞了条能量棒,上面贴着红纸:别慌,先吃糖。

登山协会连夜培训200名志愿者,考核题目之一是“如何优雅地拒绝拍视频”。

通过的人领到的T恤背后印着一句话:先救人,再拍照。

李某伤好后的第一场线下分享,来了八十多号人,一半是中老年阿姨。

她没讲励志,直接蹲下去拆自己的护踝:“看清楚,这叫八字缠绕,不是随便勒紧。

”有人问:“穿短裤爬山是不是作?

”她翻个白眼:“作的是不带护具,不是短裤。

”掌声比山顶的风还响。

王某被评上“最美志愿者”,奖状塞在办公桌最下层抽屉。

同事偷拍到他午休时拿旧军帽盖着脸,手机循环播放那段救人视频,音量开到最小,画面里他自己一瘸一拐,却死活不看镜头。

有人问他后悔不,他咂咂嘴:“后悔没顺手把她登山杖捡起来,那玩意儿挺贵。

省网信办把这事写进三个月专项整治通报,标题冷冰冰,内文却引用了一句网友留言:“骂人的手,不如伸出去拉一把。

”李某把这句话截图设成群头像,群里天天有人打卡“今日没喷人”。

王某没进群,他下班顺路去火炉山巡护,背包侧袋多了一样东西:折叠拐杖,19块9包邮,标签都没拆。

最新数据说,广州户外团报名人数涨了四成,急救课名额要靠抢。

培训机构干脆把广告词改成“学不会急救,别怪山欺负你”。

李某偶尔去当助教,站在一旁看大妈们练习打绳结,笑得比推销年卡时真诚。

王某路过山脚,被大妈认出,非要塞给他一瓶凉茶,他拧开喝一口,苦得直皱眉,转头却把瓶子带回办公室当笔筒。

故事讲到这儿,基本没人再提“瑜伽裤”三个字。

偶尔有新手在群里问:“扭脚怎么办?

”立刻有人甩出李某那条50万赞视频,外加一张图:RICE原则手写版,落款“王某字迹,丑但管用”。

山还是那座山,风一样冷,只是再刷到“火炉山”三个字,多数人先想到的,不是八卦,而是背包侧袋里的那根折叠拐杖。

来源:轩宝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