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年前,菅纫姿拖着行李箱挤进北京六环外一间不到二十平的隔断,上下铺住八个人,夜里翻身先打招呼。同屋的女孩换了一拨又一拨,有人嫁去国外,有人转行直播,只有她每天七点准时去剧组蹲戏,演一句台词的小宫女也背两百遍,怕开口带出口音被人记住是外地来的。
北漂群租房里啃冷馒头的第两千一百九十天,她演的年代剧首播当天把央视八套收视顶到2.47%,全网都在问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人是谁。
十年前,菅纫姿拖着行李箱挤进北京六环外一间不到二十平的隔断,上下铺住八个人,夜里翻身先打招呼。同屋的女孩换了一拨又一拨,有人嫁去国外,有人转行直播,只有她每天七点准时去剧组蹲戏,演一句台词的小宫女也背两百遍,怕开口带出口音被人记住是外地来的。
那时候没人记得住她的名字,只记得那张脸太寡淡,像白开水。经纪人把简历递过去,副导演扫一眼,随手扔进纸箱,她蹲下去捡,膝盖磕出血,第二天继续跑组。最穷的时候,卡里剩三十七块六,楼下超市火腿肠打折,五根七块九,她买两包,一根掰三段,配白开水就是一天。
2017年《猎场》播出,她演男主的白月光,弹幕刷的最多的词是面瘫。豆瓣开分那天,她躲在楼梯间哭到凌晨三点,不敢哭出声,怕吵醒合租的室友。第二天醒来,手机里有三十七个未接来电,全是催她去试镜的,她对着镜子把嘴角扯到耳根,练到脸僵,才出门。
戏一部接一部拍,骂声也一波接一波。有人总结她的演技:眼睛大无神,台词像背书。她不回嘴,把每一条差评截图打印,贴满出租屋的墙,回家先抬头看十分钟再睡觉。拍《依依向北风》之前,她提前四十天搬进工厂,跟女工一起拧螺丝,手上磨出七颗血泡,导演喊停,她继续拧,说怕忘了疼的感觉。
10月18号首播,她蹲在老家爸妈的小饭馆里看电视,信号不好,画面卡了三次,每一次都正好卡在她特写。爸爸把音量调到最大,街坊听见央视在播自己闺女,挤进来二十多个人,有人拿手机拍,她躲进厨房,眼泪掉进案板上的韭菜里,没敢抬头。
收视破2的消息是制片人微信发来的,她回了个嗯,又补一句:没拖后腿就行。第二天微博话题飙到两亿,她没转发,只把头像换成剧照里一张侧脸。抖音三条女工vlog点赞破百万,评论区刷她名字,她挑了一条回复:别夸,怕飘。其实那一晚她没睡,把评论滑到凌晨四点,看到有人说原来她也会笑,她盯着那行字发了十分钟呆。
专访里记者问她,现在最想干嘛。她说想搬出群租房,找个朝南的一居室,早上能晒到太阳。说完又补一句:太贵的话,继续住也行,反正都习惯了。没人知道,她卡里已经能买下北京三环整套三居,可她还在原来那间老破小,房租从一千五涨到两千三,她一次都没还过价,房东阿姨逢人就夸:这姑娘省心。
暴食症是拍《猎场》那年开始的,压力一大就狂吃,吃到吐,吐完继续吃。最胖那阵,镜头里双下巴收不住,后期师加班给她一帧一帧修。今年进组前,她每天六点起床跑步,从五公里加到十公里,体脂降到18,早餐只吃两个鸡蛋白,中午水煮菜,晚上不吃。剧组聚餐,她坐在角落喝白水,有人劝,她笑笑:吃一口,得再跑五公里,划不来。
央视已经递来《大江大河3》番外合约,她没急着签,说想先歇两个月,回重庆老家陪爸妈。妈妈每天变着花样煲汤,她喝两口就放下,怕胃被撑大。夜里爸爸在客厅看重播,声音开得小,她靠在门边听,听见自己台词,转身回房,没让爸妈发现眼圈红。
有人统计,从被群嘲到全网夸,她用了两千九百二十一天。她没算过,只记得搬过六次家,每一次都自己扛箱子,胳膊拉伤贴膏药继续扛。现在热搜上挂着她名字,点进去全是励志鸡汤,她刷到就划走,说怕看多了真信。剧组杀青那天,她发了条微博:当年想的是只要能在片尾出现一秒就值,今天名字挂在第一行,感觉也就那样。配图是工厂门口的路灯,昏黄一盏,底下没人。
评论区七万条,她没再回。夜里十一点,她背着跑鞋下楼,沿着三环辅路慢慢跑,耳机里放的是老歌,没人听得见。跑过当年租过的那栋破楼,她抬头看,隔断房灯还亮,像一排方格子,里面的人影晃动,像极十年前的自己。她没停步,只是把呼吸调到最稳,一步一步往前数,数到一百,再从头来。
来源:路上畅快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