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到,种蒜忙!老把式教你几招,来年蒜头拳头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3 13:02 1

摘要:下班路过楼下菜园,看见张叔蹲在地里扒拉蒜瓣,我凑过去问:“叔,这都霜降了,还种菜呢?”张叔抬头笑:“这是种蒜!老话说‘霜降种蒜,赛过存钱’,现在不种,明年想吃蒜只能买,还没自己种的香。”说着就拉我上手,把他种了20年蒜的诀窍全教我了,新手照着做,保准不踩坑。

下班路过楼下菜园,看见张叔蹲在地里扒拉蒜瓣,我凑过去问:“叔,这都霜降了,还种菜呢?”张叔抬头笑:“这是种蒜!老话说‘霜降种蒜,赛过存钱’,现在不种,明年想吃蒜只能买,还没自己种的香。”说着就拉我上手,把他种了20年蒜的诀窍全教我了,新手照着做,保准不踩坑。

张叔从兜里掏出一捧蒜,一边挑一边说:“种蒜先选种,选不对全白搭。我从不买外地蒜种,就留咱本地的‘笨蒜’——你看这紫皮的,是咱这儿的老品种,皮厚瓣大,种下去不‘闹脾气’。”

他教我挑蒜瓣的诀窍特简单:先掂分量,沉的比轻的好,说明水分足;再捏一捏,硬邦邦的留着,一捏软乎乎的直接扔,“软的要么是坏了,要么养分不够,长不出大蒜头”;最后看芽点,蒜瓣顶端有个小尖芽的,才是“活的”,没芽点的就是“死蒜”,种了也不出苗。

“还有啊,别把蒜皮剥了!”张叔拦住我要剥蒜皮的手,“这层皮是‘保护衣’,能防虫子咬、防病菌,播种前晒两天就行,晒到蒜皮发脆,芽点更精神。”

到了菜园,张叔先拿小铲子挖沟,我问他沟多深合适,他伸过手:“看我食指,沟深到第二节就行,大概2厘米。太深了苗钻不出来,太浅了冬天冻着根,来年蒜头小。”

间距也有门道,他踩着沟边说:“行距就按我脚迈的距离,一步两扎(手指张开的宽度),差不多20厘米;株距更简单,两个蒜瓣并排不挤,就是10厘米。”我问能不能种密点多收点,张叔摇头:“蒜和人一样,得有地方喘气,种太密了,阳光照不透,风也吹不进去,最后全是小蒜瓣,白忙活。”

下种时我犯了个错,把蒜尖朝下插,张叔赶紧纠正:“不用非得尖朝上,只要芽点朝上就行!你看,蒜瓣侧面有个小芽,让芽点对着天上,苗才会往上长。要是大面积种,直接平放也成,苗自己会‘找方向’。”

“种完不是万事大吉,管好才出大蒜。”张叔拍了拍刚种完的地,“就记‘一肥两水’,简单得很。”

第一肥是“提苗肥”:等蒜苗长到3片叶子时,浇点“发酵好的黄豆水”——把黄豆泡软煮烂,装瓶发酵半个月,兑水浇在根边,“比化肥温和,蒜苗长得壮,还不烧根”。

两水要分时候:种完当天,要是地干,就轻浇一次“定根水”,别浇太多,浇透就行;第二水是“封冻水”,“等第一场霜下来前,把水浇透,就像给蒜苗盖了层厚被子,冬天冻不死,开春一暖和就冒芽”。

张叔还特意把地整成小垄,说:“咱这儿春天雨水多,起垄高15厘米,雨水能顺着垄沟流走,不会淹着蒜根。蒜怕涝,一淹就烂根,这点千万记住。”

最后张叔跟我说:“种蒜没那么多高科技,就是要勤。每天路过看看,地干了就浇点水,长草了就拔拔草,发现叶子上有虫眼,赶紧撒点草木灰——比打药安全,还不影响蒜的味道。”

他还教我一个新手小技巧:要是担心冬天冻着蒜苗,“在地里铺层碎麦秸,既保墒又防冻,开春把麦秸扒开,蒜苗长得更快”。

“我种了20年蒜,每年蒜头都比拳头大,不是我技术好,是我上心。”张叔笑着说,“你今年种几沟,明年就能吃自己种的蒜,炒菜、腌糖蒜,都香!”

我已经跟着张叔种了两沟蒜,就等明年收成了。你们种过蒜吗?有没有踩过“蒜种买错”“种太密”的坑?评论区聊聊,让张叔也给你们支支招~

来源:完好轩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