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日所发《一个颠覆认知的试验:洋葱还可这样育苗移栽,您也试试?》一文,引发一些质疑,评论区多有争议,甚至有网友干脆开骂(已删除);在我们园区,也有园友看我采用此法分栽而摇头撇嘴,等着看笑话呢。
插播洋葱头育苗分栽法惹争议,归类四问作答回复——种地之苦之乐,不是你想象的那样(506)
[本号已开启全网维权,拒绝擅自大段搬运文字、借用图片,或改头换面“巧妙”抄袭]
昨日所发《一个颠覆认知的试验:洋葱还可这样育苗移栽,您也试试?》一文,引发一些质疑,评论区多有争议,甚至有网友干脆开骂(已删除);在我们园区,也有园友看我采用此法分栽而摇头撇嘴,等着看笑话呢。
看来,种地试验要颠覆多数人的固有认知,难!但我还是要不断探索试验下去。
去年秋天并非有意试栽了一个洋葱头萌发的6棵苗子,到夏初采收,如今口说不错,当时却疏忽了称量拍照没留下具体数据和实物对比。今秋又少批量试栽,到明年夏初采收洋葱头,那时候用事实用图片说话,或许更有力。但以往的经验表明,也会有人不信,会说是数据有假,图片造假。
有些欲和我一起试栽的朋友,要不要继续试验下去呢?此篇,归类4个质疑争议问题,统一作答回复,要不要试栽您自己决定。
1、插播洋葱头育苗分栽,明春会抽苔——这说法对吗?
这是种过洋葱的种地人的经验之谈,插播洋葱头育苗分栽,的确会抽苔。而通过撒播种籽育苗移栽或大老蹲越冬生长,到洋葱头长成收获,一般都不会抽苔。
抽苔怎么办呢?
刚刨出来的育苗洋葱头
洋葱掐蕾要趁早,到这个时候再掐就晚了
其实大葱大蒜等鳞茎类作物,越冬生长到第二年春末或初夏,大多都会抽苔。种植大葱大蒜,到抽苔时,掐去葱蕾打去蒜苔即可。大葱抽苔不掐葱蕾,会严重影响生长和品质;大蒜不打苔,负面影响不严重,但产量和品质都或多或少会打折扣。
插播洋葱头育苗分栽,到抽苔初时,葱苔顶端会有一个小小花蕾,若想培植长成大洋葱头,那就要像对待大葱抽苔一样,早早把这小花蕾掐掉就是。
掐花蕾,从生物学意义上说,就是去势。葱类作物通过掐花蕾去除顶端优势,会让地下鳞茎长得更粗长或更圆大。
2、插播洋葱头是为了培植食苗洋葱和产种籽洋葱,用来分栽是瞎胡闹——这说法对吗?
前半句对,后半句错。
以往,我种植插播洋葱头,就一个目的,为了吃洋葱苗。早秋播,晚秋初冬可吃;中秋晚秋播,越冬春来到初夏都可吃。
这两年,我会有意留一些,让其抽苔绽蕾结籽,收获了籽实成熟的大葱花球,保存起来当种用。
用于分栽的洋葱苗
食苗洋葱长出小洋葱头时很好吃
洋葱种籽
采集种籽后地下长出的洋葱头
就是留作种用的,地下也会长出大洋葱头,收获了种籽也可吃,还别有风味。
我也试验过,一个洋葱头萌发出的集束洋葱苗,等到抽苔了,打去苔蕾,地下每棵洋葱都会长出一个大洋葱头,但因都挤在一起,长出来的形状会因受到挤压而呈扁圆或奇形怪状,品相不好,但不影响食用。
所以,不管是分苗栽还是留种用而长成的洋葱头,都可吃,都不是胡闹。
去年初次试验表明,分苗栽会长出品相品质俱佳的大洋葱头,那是有益探索,不是胡闹。
分享我的经验,不是为了推广,我没那个义务。只是为了和跟读我文章的菜友交流,没有胡闹的成分在里面。
3、插播洋葱头育苗分栽,劳动成本高——这说法对吗?
不对。
一个洋葱头,从鹌鹑大小到乌鸡蛋大小,插播到地里,一般可萌发出4到7棵苗子,长到10公分左右刨出来分苗移栽,一是长得很快,且苗壮基底部有根;二是分苗栽植比播种育苗移栽简单容易得多;三是比播种育苗移栽的苗子缓苗期更短、长得更快。
所以,不论从经济成本还是从劳本成本上换算,插播洋葱头育苗分栽法都更便宜,便利。
4、插播洋葱头育苗分栽,洋葱头长不大,品质也不会好——这说法对吗?
这说法对不对,暂且存疑,到明年初夏,咱用具体数据和事实说话。到时候我会称量对比,也会分享给身边好友一起品评口感,都会如实发文告知跟读我文章的菜友读友。(待续)
来源:可靠河流AT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