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单来说,“干支纪月”就是用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来记录月份的一种系统。
核心概念:什么是纪月中天干与地支?
简单来说,“干支纪月”就是用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来记录月份的一种系统。
· 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将天干与地支依次循环搭配(如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就构成了从“甲子”到“癸亥”共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这不仅是纪年、纪月的基础,也是纪日、纪时的基础。
纪月,就是将这六十甲子应用于月份上。
---
一、地支与月份的固定对应关系(月建)
首先,地支与月份有固定不变的对应关系,这个体系称为“月建”。这起源于古代的“十二辰”概念。
地支 农历月份 节气区间(近似) 备注
寅 正月 立春 - 惊蛰 一年的开始
卯 二月 惊蛰 - 清明
辰 三月 清明 - 立夏
巳 四月 立夏 - 芒种
午 五月 芒种 - 小暑
未 六月 小暑 - 立秋
申 七月 立秋 - 白露
酉 八月 白露 - 寒露
戌 九月 寒露 - 立冬
亥 十月 立冬 - 大雪
子 十一月(冬月) 大雪 - 小寒
丑 十二月(腊月) 小寒 - 立春
关键点:
1. 干支纪月是以节气为分界,而不是农历的初一。例如,立春之后才是“寅月”,惊蛰之后才是“卯月”。
2. “寅”是正月,这是一切的起点。这不同于公历的一月,也不同于生肖以“子”为始。
---
二、天干的推算规则(五虎遁)
地支是固定的,那么天干如何确定呢?天干取决于年份的天干。有一个流传已久的口诀,叫做 “五虎遁”(因为“寅”月象征老虎,从寅月开始推算)。
“五虎遁”口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
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解释与应用:
· 甲己之年丙作首:逢年份天干为“甲”或“己”的年份(如甲辰年、己亥年),正月的天干就是“丙”。所以正月是 丙寅月。
· 乙庚之岁戊为头:逢年份天干为“乙”或“庚”的年份,正月是 戊寅月。
· 丙辛必定寻庚起:逢年份天干为“丙”或“辛”的年份,正月是 庚寅月。
· 丁壬壬位顺行流:逢年份天干为“丁”或“壬”的年份,正月是 壬寅月。
· 若问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逢年份天干为“戊”或“癸”的年份,正月是 甲寅月。
确定了正月的干支后,后面月份的天干地支只需按六十甲子顺序顺推即可。 例如,正月是丙寅,二月就是丁卯,三月是戊辰……十一月是丙子,十二月是丁丑。
---
三、实际应用举例
例1:2024年是甲辰年,求其农历五月的干支。
1. 定年干:2024年是“甲辰年”,年干为 甲。
2. 用五虎遁:“甲己之年丙作首”,所以正月是 丙寅月。
3. 顺序推算:
· 正月:丙寅
· 二月:丁卯
· 三月:戊辰
· 四月:己巳
· 五月:庚午
4. 结论:2024年农历五月(午月)的干支是 庚午。
例2:2025年是乙巳年,求其正月的干支。
1. 定年干:2025年是“乙巳年”,年干为 乙。
2. 用五虎遁:“乙庚之岁戊为头”,所以正月是 戊寅月。
3. 结论:2025年正月(寅月)的干支是 戊寅。
---
四、纪月中天干地支的应用领域
干支纪月不仅仅是一种历法记录,它在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应用。
1. 命理学(八字)
这是最核心的应用之一。一个人的“八字”由年、月、日、时四柱的干支组成。其中,月柱(出生月份的干支)是推断命运格局的关键,被称为“提纲”。它反映了季节、气候对一个人先天能量的影响,是判断五行旺衰、十神关系的重要依据。
2. 中医与养生
中医理论强调“天人相应”,不同的月份(干支)对应着不同的气候特点和人体脏腑经络的旺衰。
· 例如,寅月、卯月(春季)对应肝脏,是疏肝理气的好时节。
· 午月(夏季)对应心脏,需要注意养心。
· 医生会根据时令干支所代表的的“运气”(五运六气)来推测当年易发的疾病类型,并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养生方案。
3. 农业指导
在古代,干支月结合节气,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时间表。农民通过它来把握播种、灌溉、收割的最佳时机。
4. 历史学研究
在阅读古籍、碑文、历史档案时,常会遇到干支纪年、纪月、纪日。掌握干支纪月法,有助于准确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背景。
5. 传统文化与民俗
一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与特定的干支月份有关。虽然现在大多直接用农历日期表示,但其根源往往与干支历法相关。
总结
· 地支定月份:寅、卯、辰……丑固定对应正月到十二月。
· 天干看年干:根据年的天干,通过“五虎遁”口诀确定正月的天干。
· 顺序排下去:从正月的干支开始,按六十甲子顺序即可推出全年各月的干支。
· 应用是核心:干支纪月是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命理、中医和古典哲学的一把关键钥匙。
来源:勇者星空rP
